[发明专利]飞行器座舱的优化布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0688.8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3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B·圣雅尔姆;J·扎内博尼;B·吕莫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1/06 | 分类号: | B64D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必青 |
地址: | 法国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器 座舱 优化 布置 | ||
1.运送乘客的交通工具的座舱,该座舱包括至少一个纵向通道(4)以及用于接纳乘客并成行(10)设置的座位(8),每个行可由一纵向通道(4)通到;
其中,称为可转换倾斜行的、有至少处于第一布局的至少三个座位(8)的至少一个行(10)相对于一个纵向通道(4)倾斜布置,
所述可转换倾斜行(10)的座位(8)并排设置,且方向与所述行(10)垂直,并朝向可通到所述行(10)的通道(4),
并且,座位(8)的所述可转换倾斜行(10)可以转换为两个或三个叠置的卧铺,每个座位(8)具有座面(12)和靠背(14),并且靠背(14)能枢转,以便在转换为下卧铺的座面(12)之上形成一个基本水平的平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沿着一个侧壁(2)布置的可转换倾斜行(10)与相应侧壁(2)之间的基本呈三角形的空间(20)用于形成卧铺的延伸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每个可转换倾斜行的座位的座面分成两部分,一个部分与座位的相应靠背连在一起,一个枢转部分能够相对座面的前边缘枢转约180°,以形成下卧铺的躺卧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可转换倾斜行的两个或三个座位并排布置,没有错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可转换倾斜行(10)的倾斜角使得坐在与位于可通到行(10)的座位(8)的通道(4)旁的行(10)的端部的座位(8)相邻的座位(8)的乘客可以离开其座位,而不打扰坐在行(10)的端部的座位(8)上的乘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座位(8)的两个可转换倾斜行(10)一行挨着另一行形成V字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一个附加的座位(18)布置在V字形的尖端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附加的座位(18)的一部分用于在相应V字形的每个行中形成卧铺的延伸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两行(10)座位(8)一行挨着另一行,但是纵向错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每行(10)座位(8)能够接纳至少三个坐着的乘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可转换倾斜行(10)是可调节的,以便能够以第一布局接纳三个坐着的乘客或者以第二布局接纳两个坐着的乘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的可转换倾斜行具有两套扶手,第一套扶手(16)用于使行(10)构形成接纳三个乘客,第二套扶手(16)用于使行(10)构形成接纳两个乘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在行(10)的两端的扶手为两套扶手所共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每个扶手枢转安装,以便能够收回到座位(8)的靠背(14)中。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侧壁(2)和一个纵向通道(4),并且可转换倾斜行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一个侧壁(2)和纵向通道(4)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侧壁(2)和两个纵向通道(4),可转换倾斜行(10)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一个纵向通道(4)和一个侧壁(2)之间,并且可转换倾斜行(10)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两个纵向通道(4)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侧壁(2)和两个纵向通道(4),可转换倾斜行(10)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一个纵向通道(4)和一个侧壁(2)之间,并且可转换倾斜行(10)成V字形设置在两个纵向通道(4)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由两行(10)座位形成的V字形的尖端处设有储纳空间。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舱,其特征在于,所有座位(8)都定位成朝向交通工具的前方。
20.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9之一所述的座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公司,未经空中客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06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