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弧形表面热塑模具和利用该模具产生微波纹秸秆单板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7441.0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8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兵;李立新;褚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子兵;李立新;褚丽珍 |
主分类号: | B27N3/08 | 分类号: | B27N3/08;B27N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 表面 模具 利用 产生 微波 秸秆 单板 加工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板制造技术,尤其是一种弧形表面热塑模具和利用该模具产生微波纹秸秆单板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造板的技术领域中,制造秸秆多层板的方法是将将秸秆加工成单板后,再经过一定的工艺组坯胶压而成。单板在胶压前需要按一定厚度均匀施胶,这是保证各层单板间胶结强度的必要条件。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秸秆多层板尚有两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1)单板间的胶结质量较差,在使用中容易从交界面处开裂起层。由于单层板是由秸秆纤维在一定压力下成型的,表面的纤维自由端固化在平面中,且表面的光洁度较高,所以施胶层厚度难以均匀,是造成秸秆多层板起层的主要原因。
2)秸秆板对螺钉的握紧力较低。由于秸秆原料中所含纤维素及半纤维素比木材高,所含木质素较木材低,所以秸秆板变形抗力较低,对螺钉的握紧力较木材板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形表面热塑模具和利用该模具产生微波纹秸秆单板的加工方法,旨在利用微波纹提高单板表面施胶层厚度的均匀性,及利用微波纹提高秸秆板对螺钉的握紧力,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弧形表面热塑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底座,上模和下模形状相互匹配适应,下模置于底座之上,底座支撑下模;下模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存在有作为饱和热蒸汽通过的空隙通道。上模和下模都是直径约为1.5米的半柱面装置;下模内表面为内凹弧形表面,外表面和底座相接;所述下模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空隙通道贯穿并遍布整个下模内外表面之间的空间;下模外表面两侧上部位置设有两个饱和热蒸汽进气口;下模外表面底部设有一个排水口,供饱和热蒸汽冷凝后的水排出。
利用弧形表面热塑模具产生微波纹秸秆单板的加工方法产生微波纹秸秆单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
1)原料破碎、分选
2)纤维去脂化处理:在一定温度下对原料进行加热,去除纤维表面的蜡质脂肪;去除蜡质脂肪的纤维对胶黏剂的亲和力增加,既可以提高秸秆板强度,又可降低胶黏剂配用量;
3)原料纤维化处理:采用揉松打磨机对秸秆段揉松打磨,将原料处理成纤维;
(2)纤维挂胶处理
选用胶合性能优越的落叶松单宁树脂胶为胶合剂,胶合剂用量为2-3%,液态胶合剂在搅拌器中与纤维充分搅拌均匀;
(3)挂胶纤维铺装
挂胶后的纤维按一定厚度铺装在压力模中;
(4)铺装料热压成型为平面单板
在一定压力、一定温度及一定时间下对铺装料进行热压制,形成平面单板;
(5)单板表面塑化
将平面单板放至曲率半径为R的内凹弧形底模板上,并利用上模将单板压实在弧形底模上进行曲表面热塑化,底模利用饱和蒸汽进行恒温加热,塑化时间根据要求设定;由于变成弧形的板材外表面受到底模板的加热,所以使板材外表面1.0mm厚度内的纤维发生塑化,并由于失去弹性而随曲表面母线长度产生塑性延伸;
(6)平面单板微波纹化
将单板快速从弧形底模板上取下,板材在未塑化部分板材的弹性作用恢复平面形状,从而导致也已塑化的表面由于线性尺寸的缩短而产生微波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生产的微波纹生物质单板具有三方面的技术优势:
1)单板表面细密而均匀的微波纹的存在,使单板表面施胶厚度均匀,从而使多层板生产过程中,单单层板之间的胶结质量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消除秸秆多层板起层的现象。
2)多层板压制时,相邻单层板间微细波纹相互冲压进对方的母材,整体性增加,提高了板材的各方面性能。
3)微细波纹斜面对阻止螺钉脱出具有较大的阻力作用,提高了秸秆板对螺钉的握紧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弧形表面热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2-单板;3-下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子兵;李立新;褚丽珍,未经王子兵;李立新;褚丽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7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