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曲霉毒素阳性抗体基因库、构建方法、用途及黄曲霉毒素重组单链抗体1A7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54391.0 申请日: 2013-0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215652A 公开(公告)日: 2013-07-24
发明(设计)人: 李培武;李鑫;张奇;丁小霞;张文;李冉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40B40/08 分类号: C40B40/08;C40B50/06;C12N15/13;C12N15/10;C12N15/63;C07K16/14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乔宇
地址: 43006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黄曲霉 毒素 阳性 抗体 基因库 构建 方法 用途 重组 a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黄曲霉毒素阳性抗体基因库、构建方法、用途及黄曲霉毒素重组单链抗体1A7。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分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能引起人畜各种损害的天然有毒化合物。黄曲霉毒素目前已发现20余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强,它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早在1993年,黄曲霉毒素B1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已知最强致癌化学物质之一,即Ⅰ类致癌物质。我国属于黄曲霉毒素污染较重的地区,在各种食物及农产品,尤其是玉米、花生及其制品中都很有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因此加强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特别是速测,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食物及农产品的卫生信息,对保障我国食品消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精密仪器分析法和免疫学分析法。其中化学分析法是早期检测黄曲霉毒素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其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一般实验室都可进行,但试剂用量大、操作繁琐、其它组分干扰严重、准确性差,不能准确定量,且对实验人员和周围环境污染危害较大,不适于现场快速检测。精密仪器分析法包括荧光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但仪器昂贵,要求黄曲霉毒素样品纯化程度高,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耗时长,对实验环境要求高,难以实现快速检测。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免疫分析技术克服了前两者的缺点,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样品前处理简单、成本低、对实验人员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危害小、适于现场批量检测等优点。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的结合反应和抗体、抗原上的标记物的生物、物理或化学放大作用来对超微量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所以要研究建立针对黄曲霉毒素的任何一种免疫学检测技术,都必须先制得抗黄曲霉毒素的抗体。 

随着抗体技术的发展,重组单链抗体在黄曲霉毒素的检测领域也逐渐被应用。与传统的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相比较而言,重组单链抗体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在原核表达体系里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生产并且生产费用低廉,对黄曲霉毒素的低成本、大规模检测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黄曲霉毒素抗体的生产需要。而高质量的重组单链抗体通常需要从特定的噬菌体展示文库中筛选获得,通常文库库容越大,筛选到目的抗体的几率也就越高,但是文库构建的难度也相应增大。因此,在不增加文库构建难度的基础上通过阳性抗体库的构建将极大的提高特异性抗体的筛选概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黄曲霉毒素阳性抗体基因库、构建方法、用途及黄曲霉毒素重组单链抗体1A7。 

黄曲霉毒素阳性抗体基因库,其特征在于:它是将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1C11、2C9、1C8、10G4、3G1的混合轻链可变区基因和混合重链可变区基因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随机拼接得到单链抗体ScFv基因,然后与pCANTAB 5E载体连接与转化得到的,所述的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1C11、2C9、1C8、10G4、3G1分别由保藏编号为CCTCC NO: C201013,CCTCC NO: C201018,CCTCC NO: C201017,CCTCC NO: C201016,CCTCC NO: C201014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 

黄曲霉毒素阳性抗体基因库的构建方法具体如下:应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得到各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1C11、2C9、1C8、10G4、3G1的轻链可变区基因VH、重链可变区基因VL,将各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等摩尔数混合作模板,然后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两者与编码柔性短肽序列(Gly4Ser)3的Linker片段相连,拼接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将构建的scFv基因与pCANTAB 5E载体连接与转化,构得黄曲霉毒素阳性抗体基因库。 

按上述方案,所述扩增得到其各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的引物为: 

重链可变区(Back):5’- AGG TGC AGC TGC AGC AGT CTG G-3’

重链可变区(For):5’- TGA GGA GAC GGT GAC CGT GGT CCC TTG GCC CCA G-3’

轻链可变区(Back):5’- GAC ATT GAG CTC ACC CAG TCT CCA-3’

轻链可变区(For):5’- CCG TTT GAT TTC CAG CTT GGT GCC-3’。

按上述方案,所述重叠延伸PCR方法中扩增编码柔性短肽序列(Gly4Ser)3的linker片段的引物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