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量材料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4061.1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卉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耐尔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量 材料 含水率 吸水率 方法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内容属于一种用容重法测量材料的含水率和吸水率的快速方法。用于快速测量吸水饱和后体积不发生变化的固体材料(以下简称材料)含水率和吸水率时使用,属于固体材料含水率和吸水率测量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固体材料(以下简称材料)在一般情况下会保持一定的水含率,尤其是混凝土行业的骨料的含水量的测定十分重要。
比如在混工程混凝土拌站,经常看到堆积如山的石子、砂子等材料露天放置,风吹日晒雨淋,材料的内外含水率差异十分大,在材料含水率不能响应配合比要求的时候,生产出的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能就产生很大的差异。
目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测量骨料的含水率有两种方法:(1)预先测定为烘干法,是利用干湿对比测定骨料含水率,首先把这种材料称重,记录下含水时的质量,然后再烘干,烘干后放置常温后,对材料再一次称重,这样我们将烘干前的质量减去烘干后的质量,就得到含水量,用含水量与含水时材料的质量做对比得出含水率。这种方法只要操作仔细、仪器精确,结果是很准确的。但是这种方法是混凝土生产前的预先测定,而且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无法达到自动补偿的要求。这种方法目前使用仍较普遍。烘干法时间长,烘干设备温度比较高,不耐高温的材料就会变形、变质、变色、密度改变,对于一些不能加热的材料,要测出这种材料含了多少水就非常不方便,这样测量出来的含水率也不会准。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是跟绝干状态的含水率。(2)在线测定是使用砂含水率测定仪在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过程中进行测定,即对每一罐混凝土进行控制。在储科仓上装有测定探头,测得的含水率输入控制系统进行增砂减水。在线测定一般使用电容法和电阻法,由于影响电容量和电阻量的因素较多,故精度较低,其中材料密实度对其精度影响最大。
在其他材料测定含水率时,在线电测法精度也不高速度也不够快。如果我们需要短时间在线精确测量材料的含水率,上述两种方法都不能满足测试要求。因此我们发明了用天平、含气量测定仪、软件(可选)快速测量材料的含水率。
混凝土配合比中材料含水率的不确定,给工程质量带来很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国家重点工程,造成结构坍塌时就严重危害了国家利益及安全性的丧失。
本发明不仅用于混凝土的材料含水率及吸水率的快速测量,测试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吸水饱和后体积不发生变化的任何固体材料测量含水率和吸水率时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能在2-3分钟内精确测量材料的含水率或吸水率,使测量变得更容易,我们将使用天平、含气量测定仪及电脑软件(可选)解决这个问题。
本发明内容解决的问题是这样的:将具有一定含水量的测试材料(4)装入已知体积V的可密闭容器(1)中,密闭容器(1)上接有压力测试装置(2)。测量时,用天平(3)称出可密闭容器(1)的质量M,再装上材料(4)称出可密闭容器(1)装测试材料(4)后的质量M1,再将可密闭容器(1)装满水后称出质量M2,测定装满水后的密闭容器中的含气量A%,即可根据公式计算出材料含水率和吸水率。
测量后计算含水率或吸水率:
材料的含水率或吸水率=(V-VW-A%×V-(M测/ρ0)/[M测×(1/ρW-1/ρ0)]
VW=(M2-M1)÷ρW
M测=M1-M
其中
V:密闭容器的体积
VW:最后装满水时的水的体积
A%:测得的含气量
M:可密闭容器的质量
M1:可密闭容器装入材料后的质量
M2:可密闭容器装入材料加满水后的质量
M测:测试材料的质量
ρ0:测试材料在饱和面干状态下的密度
ρW:水的密度
如果计算出的数据是正值为材料的含水率,如果计算出的数据是负值为材料的吸水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应用的示意图
示意图中
1、可密闭容器
2、压力测试装置
3、天平
4、测试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耐尔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耐尔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