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汞树脂柱及其用于分离油田采出液中氯离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7657.9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1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姚峰;杨帆;薛芸;吴伟林;王彪;孟章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7/02 | 分类号: | B01J47/02;C02F1/4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及其 用于 分离 油田 采出液中 氯离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出液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离子交换法处理油田采出液中氯离子的亚汞树脂柱及用该亚汞树脂柱分离油田采出液中氯离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田开发产生的废水中氯离子的浓度高达20000mg/L以上,有的甚至高于80000mg/L,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过高,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系列氯代烃,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人体接触会致癌。此外,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常常需要检测微量的有机酸或无机阴离子含量,微量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的检测往往会用到离子色谱法,大量的氯离子存在会使色谱柱过载而不能定量,此外,大量的氯离子还会影响相邻峰的分离以及使其他峰的出峰位置有所偏移。因此,除去油田采出液中高浓度的氯离子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去除水中高浓度氯离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沉淀法,用硝酸银沉淀出氯离子,成本高,且除去氯离子的同时引入大量硝酸根,同样不利于检测;(2)离子交换法,如银树脂柱法,银树脂柱价格高,且除去的氯离子量较小,树脂易饱和;(3)电渗析法,适合处理低浓度含氯废水,水耗和电耗较大;(4)反渗透法去除率高于电渗析,操作方便,但投资较大,而且渗透膜容易堵塞,不适用于成分复杂的油田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分离油田采出液中氯离子方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亚汞树脂柱及用亚汞树脂柱分离油田采出液中氯离子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使用药剂成本低,去除率高的去除油田采出液中氯离子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亚汞树脂柱,所述亚汞树脂柱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先将阳离子交换树脂装入树脂柱中用去离子水浸泡清洗,然后向树脂柱以1.5—7.5倍树脂体积/小时的流速加入质量浓度为10%-20%硝酸亚汞溶液,实现亚汞离子与氢离子的交换,并将树脂柱下部的流出液用装有稀盐酸溶液的容器接着,待容器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时停止加硝酸亚汞,再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15—20遍树脂柱,最后流尽水份即制得亚汞树脂柱。
本发明的亚汞树脂柱制备时,通过向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中加入硝酸亚汞溶液,使Hg22+离子置换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阳离子,当油田采出液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接触时,采出液中的Cl-极易与Hg22+结合生成HgCl沉淀物,从而达到除去Cl-的目的。并且处理过程操作简单,所使用的处理药剂的成本低,设备投资小,处理效率高。
为进一步提高氯离子的处理效率,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强酸型氢离子交换树脂,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a)将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置入清洗容器中用60℃-80℃的水清洗、浸泡5-6次,每次浸泡时间15-30min,每次浸泡水量为树脂体积的1—2倍,然后将浸泡后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置入树脂柱;
b)将步骤a)中的树脂柱用质量浓度为5%—15%NaCl溶液浸泡,所述NaCl溶液的用量为树脂体积的1—3倍,浸泡时间为22-26小时,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无色为止;
c)将步骤b)中的树脂柱用质量浓度为3%~8% HNO3溶液浸泡,所述HNO3溶液的体积为树脂容积的1~3倍,浸泡时间为7—9小时,放尽酸液,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上述方法中,将阳离子交换树脂用热水反复清洗可以清洗掉树脂中的有害杂质,提高树脂的交换能力;用5%—15%NaCl溶液浸泡,可以使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性能进一步激活,提高交换能力;将树脂柱内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阳离子用HNO3溶液中H+离子交换成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并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可以进一步提高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提高交换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制备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中,步骤a)中清洗用清水的温度为7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制备强酸型氢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中,所述NaCl溶液的用量为树脂体积的1.5倍,浸泡时间为24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方案,制备强酸型氢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中,所述HNO3溶液的体积用量为树脂容积的1.5倍,浸泡时间为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7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