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附胶装置及其附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4926.6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8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黎广聪;刘骁;邓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胡杰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自动化附胶装置及其附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像“广汽三菱”字牌这样由于模具本身设计的要求,“三”字在模具制作时必须旋转90°的设计。在贴附双面胶前需要将已旋转的“三”字的三横逐个放入工装内,然后再贴附双面胶。“三”字的三横设计长短宽细不一样,在放入工装时,不仅三横之间容易混乱而且每一横也容易出现左右反装,作业困难,效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附胶装置,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避免因人为干涉而造成贴附双面胶出错,提升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化附胶装置,其包括有上模及下模形成的模具、控制所述上模上下运动的上动力装置、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及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所述上动力装置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能够带动需要旋转的字体上移或下移,并通过所述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旋转字体到预定的角度。
优选的是,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为字体气缸,所述字体气缸设于需要旋转的字体的正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字体旋转动力装置包括有旋转气缸、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字体气缸的气杆固定,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旋转气缸的气杆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齿轮为圆柱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为条形齿轮。
优选的是,其还包括有切断装置,所述切断装置设于所述模具的浇口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附胶方法,其包括有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化附胶装置,该方法包括有:
(1)产品放入下模后,上动力装置下压上模,使所述上模与下模合紧,切断装置切断浇口;
(2)所述切断装置复位,并通过所述上动力装置上移,使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分离;
(3)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顶起需要旋转的字体“X”,通过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旋转字体“X”90°;
(4)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复位,进行附胶;
(5)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重新顶起字体“X”,通过字体旋转动力装置旋转字体“X”90°,其旋转方向与步骤(3)相反,使字体“X”回复初始位置;
(6)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复位。
优选的是,在步骤(3)中,所述字体气缸顶起字体“X”,所述旋转气缸动作带动第二齿轮前行,通过所述第二齿轮推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字体“X”同步转动。
本发明自动化附胶装置及其附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自动化附胶装置通过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将字体顶起后,再通过字体旋转动力装置将字体旋转,满足附胶的要求;之后附胶之后,再通过相反的旋转方向,将字体恢复初始位置。通过控制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及所述字体旋转动力装置实现字体的自动化旋转,避免人工翻转出现错误,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圆柱齿轮与条形齿轮的啮合,旋转气缸推动条形齿轮,而进一步通过条形齿轮推动所述圆柱齿轮,再实现字体的旋转,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附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附胶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附胶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自动附胶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自动化附胶装置,其包括有支架10、上模11、下模12、上动力装置13、字体垂直运动装置14及字体旋转动力装置。
所述上模11及所述下模12上下固定,且所述上动力装置13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上动力装置13与所述上模11连接,可通过所述上动力装置13带动所述上模11下压或上移。
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14固定于所述支架10上,并固定于需要转动的字体的正下方,所述字体垂直运动装置14为字体气缸,通过字体气缸14将需要转动的字体向上顶起,或恢复原位。以本实施例“广汽三菱”中的“三”字为例,“三”字和其他字独立,能够活动,使所述字体气缸14能够将“三”字顶起,而便于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4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先进聚环氧酯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稳定的NAD/NADH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