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4285.4 | 申请日: | 2013-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8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梅;付成华;韩昌隆;赵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8 | 分类号: | H01M10/0568;H01M10/0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刘春成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及其 电解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尤其涉及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
背景技术
与其它的充电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低等优点。随着不断发展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迫切需要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但是在高温下应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时,很容易发生副反应产生气体,导致电池膨胀而增加厚度,恶化电池性能。
在电池的充电过程中,由于阴极电位相对增大,造成阴极材料的反应活性增强,这样常规电解液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尤其是在高温存储与高温循环过程中更为严重。因此,为了改进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在阴极表面作用的添加物,以抑制阴极在较高温度下对电解液的分解反应。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其能在高温时抑制阴极活性材料对电解液的氧化作用,改善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包括非水有机溶剂、溶解于非水有机溶剂中的锂盐,其中,所述锂盐为LiPF6,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括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I中R1、R2、R3和R4为苯基、卤代苯基、烃基取代苯基中任意一种;M为金属锂、钠、钾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在化成时发生氧化反应。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间隔于相邻正负极片之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其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其能在高温时抑制阴极活性材料对电解液的氧化作用,改善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使用的四苯硼钠的循环伏安曲线图;
图2是对比例1与实施例7的4.4V、60℃电芯存储前后全电池阻抗谱图;
图3是对比例1与实施例7的4.4V、60℃电芯存储前后阴极阻抗谱图;
图4是对比例1与实施例7的4.4V、60℃电芯存储前后阳极阻抗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以及实施例。
首先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锂盐,所述锂盐为LiPF6,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括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通式I中R1、R2、R3和R4为苯基、卤代苯基、烃基取代苯基中任意一种;M为金属锂、钠、钾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在化成时发生氧化反应。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由于LiPF6高温分解产生HF后容易引起在正极与电解液界面发生副反应(电解液在电极界面上发生的不可逆分解反应,主要是在正极材料表面),此副反应对正极性能具有明显影响,使得反应阻抗增加,造成电化学性能下降。而本发明中加入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使得在电芯化成时在正极表面形成良好的表面钝化膜,从而降低了HF的不利影响,减弱了副反应发生的程度,起到了良好的高温存储效果。通式I的化合物在化成时发生氧化反应,其氧化产物的固态物质覆盖在阴极表面,能够起到保护阴极的作用,使得在高温应用时阻止阴极对电解液的氧化作用。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优选地,LiPF6的浓度为0.9~1.2mol/L,以控制HF的产生量。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优选地,所述R1、R2、R3和R4分别优选为苯基,M为金属锂或钠,所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为四苯硼锂或四苯硼钠。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优选地,所述R1、R2、R3和R4分别优选为卤代苯基,M为金属锂,所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为四氟苯硼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42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