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医处方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4230.3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0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光永 |
主分类号: | A61K36/00 | 分类号: | A61K36/00;A61K9/1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04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处方药 工业化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中医处方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将定量的各种单味初选中药材分别加水,煎煮3次,煎煮时间根据药性而定,合并煎煮液,真空浓缩,真空干燥,煎煮、浓缩和干燥的温度控制在100~115℃,干燥后真空粉碎,真空包装成品散剂;计算初选中药材与成品散剂的质量转化率;按各种单味初选中药材配伍处方对应的各成品散剂质量的测算定量,混合,用开水冲泡成处方药汤剂。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处方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对于中医要求先下煎煮的中药,煎煮时间为90~120分钟一次,温度控制在100~115℃,共煎煮三次,合并滤液,进入三效降膜连续进料浓缩器进行浓缩,温度仍控制在100~115℃,然后进入带式真空干燥机作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形式的接触式真空干燥,干燥后,进入真空粉碎机,粉碎成80~100目的成品散剂。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处方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对于中医要求煎煮后下的芳香挥发性中药,煎煮时间为40~50分钟一次,温度控制在98~100℃,共煎煮3次,合并滤液,进入三效浓缩器,采用负压外加热自然循环式的蒸发方式进行浓缩,浓缩为膏状体,然后进入带式真空干燥机作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形式的接触式真空干燥,干燥后,进入真空粉碎机,粉碎成80~100目的成品散剂。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处方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对于中医的热敏性物质中药,第一次煎煮时间为30~35分钟,第2、3次煎煮时间为38~45分钟,温度控制在98~100℃,合并滤液,进行真空减压浓缩,然后进入带式真空干燥机作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形式的接触式真空干燥,干燥后,进入真空粉碎机,粉碎成80~100目的成品散剂。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处方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对于中医的带糊状物的中药,煎煮时采用逆流法或循环法煎煮,每次煎煮时间为55~65分钟,共煎煮3次,温度控制在98~100℃,合并滤液,进入真空浓缩器,然后进入带式真空干燥机作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形式的接触式真空干燥,干燥后,进入真空粉碎机,粉碎成80~100目的成品散剂。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处方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对于中医需处方的有毒或剧毒中药,煎煮采用煎煮罐加开水煮,共煎煮2~3次,每次煎煮3~3.5小时,温度控制在100~115℃;合并滤液,滤液进行浓缩,然后进入带式真空干燥机作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形式的接触式真空干燥,干燥后,进入真空粉碎机,粉碎成80~100目的成品散剂。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处方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对于中医的需烊化的胶类中药,直接将药材进入带式真空干燥机作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形式的接触式真空干燥,干燥时温度控制在45~50℃之间,干燥后进入真空粉碎机,粉碎成80~100目的成品散剂。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处方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对于中医的滋补类贵重中药,植物贵重中药直接在45~60℃烤干,动物贵重中药直接在45~50℃烤干,干燥后进入真空粉碎机,粉碎成80~100目的成品散剂。
9.按权利要求2、3、4、5或6所述的中医处方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对于低水溶性中药,首先用白米或红米加水煎煮13~18分钟,过滤得到米汤,经真空浓缩,真空干燥,真空粉碎得到干燥稀释剂;然后中药经对应的方法煎煮后,浓缩,在原中药浓缩液中加入真空粉碎的干燥稀释剂,再经干燥粉碎为80~100目的成品散剂;白米干燥稀释剂用于加到内服中药液中,红米干燥稀释剂用于加到外用中药液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光永,未经李光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42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液分离器性能测试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铆固定销轴的滚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