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独立网关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9964.2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7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秋;翟皓蓉;王平;张龙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立 网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独立网关。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排放、能耗和安全性能方面法规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顾客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汽车使用大量电控单元控制其正常行驶。当控制系统变得复杂时,交换数据的信号线连接将变得复杂,同时生产成本也被提高。CAN BUS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不仅可以减少了线束数量和控制器接口的引脚数目,同时可以更简单、迅速地实现在线编程、在线诊断,甚至多条控制器共同作用等新功能,可以提高车辆功能扩展性和控制可靠性,大大降低汽车的故障率。
在整条CAN总线通讯中,汽车网关控制单元负责整车CAN总线系统的网络管理、协议翻译,将各CAN系统之间信息交互进行时间、优先级等方面的合理分配,同时可作为整车唯一与诊断仪通信的接口,将诊断仪的请求发送到各条子网,并将整车的诊断信息通过诊断接口发送给诊断仪。目前网关大多为集成式网关,受其他子网的影响较大,不够稳定;在一些高档车型中设有独立网关,但成本较大,不利于普及推广。
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车用独立网关,以较低的生产成本和可靠的稳定性实现对CAN总线通讯系统的网络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独立网关,以较低的生产成本和可靠的稳定性实现对CAN总线通讯系统的网络管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独立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关为主控模块分别与高速CAN总线模块、低速CAN总线模块、LIN总线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供电给主控模块,从而构成独立网关对CAN总线通讯系统进行网络管理。
所述的网关包括三条高速CAN总线模块处理动力、信息娱乐、诊断接口的数据通讯;所述的网关包括一条低速CAN总线模块处理车身控制的数据通讯;所述的网关包括一条LIN总线模块处理车身控制辅助功能方面的数据通讯。
所述的网关预留一条可切换的CAN通道和一条LIN通道。
所述的电源电路使用型号为L5150BN/TLE4274的芯片,将13V的电源转换成5V的电源给网关供电。
所述的高速CAN总线模块使用TJA1040芯片,提供500K CAN总线的接口。
所述的低速CAN总线模块使用TJA1054芯片,提供50K CAN总线的接口。
所述的主控模块使用型号为S9S12XEQ384CAG的主控芯片。
一种车用独立网关,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网络总线跨平台整合变得简便快捷,可以消除子网升级引起的对其他子网的影响,网络架构/平台可保持相对稳定和不变;2、较低的生产成本,适合在更多车型上推广普及;3、能够灵活处理车型网络总线开发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能够过滤阻隔外部诊断介入,整车电子系统的安全性提高;4、通过独立网关对整车ECU进行程序刷新,同时独立网关是网络总线中的安全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车用独立网关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车用独立网关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车用独立网关的整车网络拓扑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车用独立网关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车用独立网关高速CAN总线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车用独立网关低速CAN总线模块的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车用独立网关LIN总线模块的电路图;
在图1中,1、主控模块;2、高速CAN总线模块;3、低速CAN总线模块;4、LIN总线模块;5、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包括主控模块1、高速CAN总线模块2、低速CAN总线模块3、LIN总线模块4,主控模块1分别与高速CAN总线模块2、低速CAN总线模块3、LIN总线模块4连接。通过主控模块1的协议转换分析,能将高速CAN总线模块2、低速CAN总线模块3、LIN总线模块4的数据进行共享,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数据交换。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为主控模块1分别与高速CAN总线模块2、低速CAN总线模块3、LIN总线模块4连接;电源模块5供电给主控模块1,从而构成独立网关对CAN总线通讯系统进行网络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9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