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位器自动组装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9940.7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雄;周俊豪;周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俊雄 |
主分类号: | H01C17/00 | 分类号: | H01C17/00;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23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马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位器 自动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电位器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中,电位器产品种类多,结构也不一样,一种电位器结构包括外壳201、涡轮202、电刷203和基片204,如附图1-2所示, 电位器结构体积小,各组件装配工艺繁琐、复杂。
目前, 电位器结构主要是人工装配和检测,生产效率非常低,产品质量难于得到保证;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劳动强度大,企业生产成本高,产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电位器自动组装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位器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工作台,在工作台上设置有大转盘和小转盘,在大转盘上设有放置外壳的夹具一, 在小转盘上设有放置涡轮的夹具二,在大转盘和小转盘外周设置有上外壳组件、上涡轮组件、上电刷组件、上基片组件以及下料组件,上述各组件分别与主控电路连接并由其控制。
上述方案的优化方案如下:
上述上外壳组件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振动盘一、与振动盘一连接的平送通道一、定通道一和机械手结构一;所述机械手结构一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支架一和安装于支架一上的气缸一、与气缸一连接的爪子,外壳从振动盘一输送至平送通道一,外壳在平送通道一末端进入定通道一,机械手结构一的气缸一驱动爪子将外壳夹取装入夹具一中。
上述上涡轮组件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振动盘二、与振动盘二连接的平送通道二、定通道二和机械手结构二;所述机械手结构二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支架二和安装于支架二上的滑轨滑座一、与滑轨滑座一连接的水平气缸、与滑轨滑座一连接的垂直气缸一以及与滑轨滑座一连接的吸嘴,涡轮从振动盘二输送至平送通道二,涡轮在平送通道二末端进入定通道二,机械手结构二的水平气缸和垂直气缸一驱动吸嘴将涡轮吸嘴装入夹具二中。
上述工作台上小转盘外周设有涡轮校正组件,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支架三和安装于支架三上的连接杆、连接于连接杆上端的电机、与连接杆连接的垂直气缸二和连接于连接杆下端的涡轮校正块,在涡轮校正块下方设有与连接杆连接的副涡轮,垂直气缸二驱动涡轮校正块压住涡轮,电机旋转带动副涡轮旋转至涡轮内进行校正。
上述工作台上还设有将装配好的涡轮和电刷组件吸取安装至外壳上的中转机械手结构。
上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电刷检测组件,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支架四和安装于支架四上的滑轨滑座二、与滑轨滑座二连接的垂直气缸二、与滑轨滑座二连接的检测杆以及设于滑轨滑座二上的感应器,垂直气缸二驱动滑轨滑座二上下运动带动检测杆接触电刷检测电刷是否安装到位,感应器接收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
上述工作台上还设有外壳加热组件,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支架五和安装于支架五上的热风枪、与热风枪连接的温控器、设于热风枪枪头一侧的感温头,感温头感应热风枪枪头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温控器,温控器对热风枪的喷风温度进行调节。
上述上基片组件包括基片脚线处理机构,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支架六和安装于支架六上的垂直气缸三、与垂直气缸三连接的铁爪开闭气缸、铁爪,铁爪开闭气缸控制铁爪抓住基片脚线,垂直气缸三向上驱动铁爪开闭气缸拉直基片脚线。
上述工作台上还设有基片脚线第一折弯工位和基片脚线第二折弯工位,基片脚线第一折弯工位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支架七和安装于支架七上的第一折弯气缸、顶位块一、连接于定位块一上的压块一,第一折弯气缸驱动顶位块一压住基片,同时压块一初步折弯基片脚线;基片脚线第二折弯工位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支架八和安装于支架八上的第二折弯气缸、压紧气缸、顶位块二、压块二,第二折弯气缸驱动顶位块二压住基片,同时压紧气缸驱动压块二对基片脚线第二次折弯。
上述下料组件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支架九和安装于支架九上的顶起气缸、与顶起气缸连接的顶块、吹气嘴,顶起气缸带动顶块将组装完成的电位器组件从夹具一中顶起,吹气嘴将合格电位器组件吹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发明电位器组装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电气控制电位器各组件的自动送料、检测、组装和下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节约了生产成本,特别适合进行大批量生产电位器的需要,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电位器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现有电位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俊雄,未经周俊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99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请求信息分类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光电复合被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