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身份隐替机制的无线异构网络统一接入认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9363.1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6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千目;茅海雁;侯君;戚湧;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1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市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身份 机制 无线 网络 统一 接入 认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异构网络统一接入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身份隐替机制的无线异构网络统一接入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出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网络形式种类繁多,各具特点,异构融合网络作为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融合了各个网络的优点,但在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接入方式多样化和提供多种业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安全问题。无线异构网络中的关键安全技术问题包括安全路由协议、接入认证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节点间协作通信等。安全性在异构网络的各个关键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无线网络认证和通信过程中,用户的真实身份和位置信息是重要而又敏感的信息,在通信中必须保证这些信息的机密性,尤其在融合网络的发展中,网络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将是吸引用户长期附着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在当前的网络中,他们成对出现或绑定存储、使用及传输,不仅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还容易造成用户敏感信息泄露,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
统一标识技术作为提升用户对网络和业务的使用效率、提高身份信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在不同网络、不同业务间可建立可靠的对用户身份认证的共享服务,避免由各异构网络、不同业务的异构认证机制带来的复杂性。
在现有技术中,尽管已有多种身份和地址双重功能分离的方案,但都存在不足之处。如:太过复杂的名字空间定义、众多对应关系的维护需求和扁平的名字空间,导致管理开销和出错率大大增加、并且查找效率低,可扩展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异构接入网络认证信息与认证方式各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身份隐替机制的无线异构网络统一接入认证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基于身份隐替机制的无线异构网络统一接入认证方法,该方法基于用户、位置、寻址信息进行分离,创建统一的用户标识,构建完备的统一标识身份隐替机制,将用户身份认证所需的标识分离存储在各个实体上,通过标识的隐藏、替换和更新对用户敏感信息进行防护,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户使用其与家乡服务器共享的密钥K加密UID信息,得到密文E(K, UID),传送给接入服务器,接入服务器再传送给本地服务器;
第二步,本地服务器将密文E(K, UID)传输给家乡服务器,并且家乡服务器使用自己的私钥Khs解密E(K, UID),得到用户的真实身份UID;
第三步,家乡服务器秘密选择一个随机数r,之后使用与终端共享的密钥K加密,将密文E(K, r)随同其它消息一起发送给终端用户;
第四步,终端将E(K, r)解密,得到r,然后用于与接入服务器共享的密钥KMA加密,将密文E(KMA, r)发送给接入服务器;
第五步,接入服务器将E(KMA, r)解密,得到r,然后计算h(r),将h(r)随同其他消息一起发送给本地服务器;
第六步,本地服务器验证h(r),因为只有合法的接入服务器才能从E (KMA, r)中得到正确的r,从而认证接入服务器的合法身份,将会话密钥PMK加密E(r, PMK)随同其他消息一起发给接入服务器;
第七步,接入服务器解密E(r, PMK),得到会话密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首先,本发明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不同网络对同一用户同时维护多套标识的状况,用户只需使用一套标识就能接入所需的网络,大大降低了维护用户多套标识的各种开销。
其次在本发明中,对用户真实身份UID使用密钥加密传输,可有效防护用户敏感信息在网络中的泄露;
另外本发明增加对接入端的身份认证,通过用户发送的E(KMA,r)对接入端进行认证,只有合法的接入端才能正确解密,有效防止本地服务器和接入服务器之间的网络监听,解决了接入端假冒攻击和用户假冒攻击;最后通过随机数提高会话密钥的机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统一标识隐替机制模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异构无线融合网络统一认证协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9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
- 下一篇:一种锂硫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