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轮胎防滑链安装包覆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9241.2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杰 |
主分类号: | B60C27/06 | 分类号: | B60C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22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轮胎 防滑链 安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特别是一种汽车轮胎防滑链安装包覆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轮胎用防滑链是专为在冰雪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设计的,如专利号为ZL201120112261.4,名称为汽车轮胎用带状防滑链。这种防滑链安装时比较麻烦,无法直接将防滑链包覆在轮胎上,需要拆下轮胎,然后将防滑链包覆在轮胎上,再通过拉紧机构将防滑链紧固在轮胎上,最后再安装轮胎,费时费力,如果在路途中安装包覆防滑链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拆下轮胎、容易将防滑链包覆在轮胎上、省时省力的汽车轮胎防滑链安装包覆工具,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汽车轮胎防滑链安装包覆工具,有弹性材料围制而成的框架,框架上方留有开口,开口由内向外呈放大形状,在开口内侧两边框架上均有向内倾斜的且对称设置的卡钉。
本发明的汽车轮胎防滑链安装包覆工具,其中框架的两侧由对称的左弧部和右弧部组成,所述的开口由弹性材料的对称的直线边和斜线边构成。
本发明的汽车轮胎防滑链安装包覆工具,其中所述的左弧部和右弧部的下部通过底板相连接。
本发明的汽车轮胎防滑链安装包覆工具,其中所述的弹性材料为弹性钢丝,所述的底板上排列有安装孔,所述的弹性钢丝形成的左弧部和右弧部下部端头自安装孔插入,并在底板的底面有螺母与左弧部和右弧部下部端头螺纹连接固定。
本发明的汽车轮胎防滑链安装包覆工具,使用时先将该包覆工具放在地面,开口向上,汽车轮胎用带状防滑链沿汽车纵向也放在地面上,并一端撘在该包覆工具框架内,汽车轮胎用带状防滑链的其它部分均位于包覆工具的一侧,汽车自包覆工具的另一侧慢慢行进,使轮胎自包覆工具的开口处进入框架内,同时卡钉刚好卡在汽车轮胎两侧的凹部内,汽车继续慢行,包覆工具与轮胎夹持汽车轮胎用带状防滑链的一端随轮胎一起转动并逐渐包覆在轮胎上,当达到一周时刚好包覆结构束,汽车轮胎用带状防滑链的两端相交后利用拉紧机构拉紧固定,然后从开口处分开包覆工具即可将包覆工具拆下。非常方便,无需拆下轮胎,省时省力,在路途中根据路面状况可随时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1为框架,选用弹性材料金属丝或弹性钢板围制而成,框架1上方留有角度为A的开口6,开口6由内向外呈放大形状,即有对称的直线边2和斜线边7构成。在开口6内侧两边框架1上均有向内倾斜的且对称设置的卡钉3,卡钉3可以焊接在框架1上或采用其它连接方式,如螺纹连接或粘接或铆接等方式。
开口6的下部框架1的两侧由对称的左弧部8和右弧部9组成,本实施例中不论是选择弹性材料金属丝还是弹性钢板围制成框架,都可以将左弧部8和右弧部9制作成一体结构,即形成一个整圆状。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框架1的下部位于左弧部8和右弧部9之间由底板4连接,底板4的两侧边或上面可与左弧部8、右弧部9下部固定连接,可选择焊接或其它连接方式,使底板4与左弧部8、右弧部9及上方的开口6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在底板4上排列有安装孔5,选用弹性钢丝围制框架1,左弧部8和右弧部9下部端头自安装孔5插入,并在底板4的底面有螺母与左弧部8和右弧部9下部端头螺纹连接固定。选择不同的安装孔5可调整框架1的横向尺寸,以适合各种规格的轮胎。
使用时,先将该包覆工具放在地面,开口6向上,汽车轮胎用带状防滑链沿汽车纵向也放在地面上,并一端撘在该包覆工具框架1内,汽车轮胎用带状防滑链的其它部分均位于包覆工具的一侧,汽车自包覆工具的另一侧慢慢行进,使轮胎自包覆工具的开口6处进入框架1内,同时卡钉3刚好卡在汽车轮胎两侧的凹部内,汽车继续慢行,包覆工具与轮胎夹持汽车轮胎用带状防滑链的一端随轮胎一起转动并逐渐包覆在轮胎上,当达到一周时刚好包覆结构束,汽车停止行进,汽车轮胎用带状防滑链的两端相交后利用拉紧机构拉紧固定,然后从开口6处分开包覆工具即可将包覆工具拆下。非常方便,无需拆下轮胎,省时省力,在路途中根据路面状况可随时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杰,未经王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92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视频脉冲信号发生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业务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