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材漂白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8432.7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4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覃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健林 |
主分类号: | B27K3/32 | 分类号: | B27K3/32;B27K5/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材 漂白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材漂白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竹子材质制品使用广泛,如建材竹制装饰板、竹制高级窗帘、竹牙签、竹筷、竹地板、竹家具板、竹工艺板,竹刨切板等,竹子在制成这些竹制品前均需要进行漂白防霉处理。
竹材的漂白工艺,主要是对竹材中木质素进行的处理。漂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脱去木质素的漂白,另一种是保留木质素的漂白。一般地说,脱去木质素的漂白可以得到白度高而又稳定的竹材,而保留木质素的漂白,达到白度的效果要差一些。目前,竹材常用的漂白方法是双氧水漂白法,由于双氧水在碱性或加热条件下产生的活性氧原子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将竹材中的各种霉菌及纤维中的有色物质氧化,起到消毒漂白的作用,同时过氧化氢本身能与竹材中的某些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从而起到漂白作用。此种漂白方法虽然有较强的漂白消毒和防霉作用,但由于双氧水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竹材纤维损伤大、竹材密度损失大,色泽单调,在竹材的漂白处理过程中极易腐蚀人体皮肤,造成生产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漂白效果好、安全方便的竹材漂白剂以及使用该竹材漂白剂进行漂白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竹材漂白剂,由下述质量体积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碱金属或铵的亚硫酸盐化合物0.1~1%;碱金属盐0.013~0.3%;溶剂98.5~99.5%。
优选地,上述碱金属的亚硫酸盐化合物为K2SO3、K2S2O5、Na2S2O5或Na2SO3;上述铵的亚硫酸盐化合物为(NH4)2SO3·H2O。
上述的碱金属盐为碱金属的硫酸盐化合物。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碱金属的硫酸盐化合物为Na2SO4或K2SO4。
上述碱金属盐优选为碱金属的复盐化合物。更进一步优选地,碱金属的复盐化合物为AlK(SO4)2·12H2O、AlNH4(SO4)2·12H2O、KAl(SO4)2、NH4Al(SO4)2、KFe(SO4)2·12H2O、NH4Fe(SO4)2·12H2O、NaAl(SO4)2·12H2O、KCr(SO4)2·12H2O、NH4Cr(SO4)2·12H2O或NaCr(SO4)2·12H2O。
上述的溶剂为水溶剂或油溶剂。
上述一种竹材漂白剂的使用方法,将竹材浸漂于竹材漂白剂中。
进一步地,上述的浸漂为热漂或冷漂,常压浸漂或加压浸漂。
在上述浸漂步骤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竹材需要漂白的色泽、深度自行调配对应颜色的化合物及用量;漂白剂的浓度、温度及浸漂时间长短,浸漂压力大小或加压与否不是本发明的发明要点所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自行掌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竹材漂白剂配方合理,成本低廉,刺激性小,使用安全方便,特别对霉变、不够新鲜的竹材有很好的漂白效果,经漂白后的竹制品颜色新鲜,色泽自然,光滑而不起毛,竹纤维纹路清晰,无臭味,可随意着色和装饰处理。视市场需要也可将竹材漂白成米白色或乳白色、银白色、玉白色、薯白色、象牙白色,还可以是白中带黄或带绿、带蓝、带灰、带红色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健林,未经覃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4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卫生的旅行箱
- 下一篇:雨伞脱水及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