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抗承压水体系及其突涌稳定性判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5218.6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卫丹;王恒栋;王广平;沈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抗承压 水体 及其 稳定性 判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抗承压水体系及其突涌稳定性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地下隧道、高层建筑、人防工程等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深基坑工程开挖施工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日益复杂,其工程事故率和损失也越来越大。在深基坑工程中,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就是地下水防治,特别是沿海软土地区,地下水是深基坑工程的天敌,是导致基坑工程事故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因此抗承压水头计算在基坑工程中属于一项重要的基坑稳定计算内容,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承压水问题,将引发基坑工程的失稳,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图1所示,目前基坑工程中,遵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附录C来解决承压水的问题:
坑底以下有水头高于坑底的承压含水层,且未用截水帷幕隔断其基坑内外的水力联系时,承压水作用下的坑底突涌稳定性应符合下式规定:
式中:Kty为突涌稳定性安全系数,Kty不应小于1.1;D为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坑底的土层厚度(m);γ为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坑底土层的天然重度(KN/m3),对成层土,取按土层厚度加权的平均天然重度;△h为基坑内外的水头差(m);γw为水的重度(KN/m3)。
该抗承压水体系虽能够解决承压水的问题,但是存在以下不足:
①需要一定厚度的隔水层来抵抗承压水头,当隔水层的厚度不足时,必须采取降水措施,工程造价高;
②承压水降水深度大,会引起明显的地面沉降、对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在环境保护等级比较高的区域难以施工;
③降水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基坑工程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坑抗承压水体系及其突涌稳定性判定方法,该抗承压水体系通过在基坑底部设置一定厚度的不透水层水泥土,将其同基坑围护体接合为一体结构,以形成有效的抗承压水体系,取消或减少降水工作,并引入简单可靠的公式进行计算,具备良好的工程可行性。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基坑抗承压水体系及其突涌稳定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承压水体系包括所述基坑的围护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坑底部的不透水层,所述不透水层与所述围护体下部接合以构成一体结构;所述抗承压水体系的突涌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判定准则为:
其中Kty为突涌稳定性安全系数;
D为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坑底的土层厚度,单位m;
γ为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坑底土层的天然重度,单位KN/m3; c为土体黏聚力,单位KN; γ±为基坑外侧土体重度,单位KN/m3; H1为不透水层顶面至围护体顶面的距离,单位m; H2为不透水层厚度,单位m;
φ1为不透水层厚度H2范围内土体内摩擦角加权平均值; φ为不透水层内摩擦角;
b为单位宽度,单位1m; η为施工质量系数;
hw为承压水含水层顶面的压力水头高度,单位m; γw为水的重度,单位为KN/m3。
所述不透水层由一定厚度的水泥土构成。
若所述突涌稳定性安全系数Kty大于1.1时,则表明所述不透水层厚度H2已达到最小厚度要求,所述抗承压水体系的突涌稳定性满足工程要求; 若所述突涌稳定性安全系数Kty小于或等于1.1时,则表明所述不透水层厚度H2未达到最小厚度要求,所述抗承压水体系的突涌稳定性没有达到工程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人工不透水层的强度以及围护体与土体之间的接合形成有效的抗承压水体系,并引入简单可靠的公式进行突涌稳定性判定,可以免除或大大减少降水工作,避免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坑底土体的突涌稳定性验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52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羽毛球羽毛漂白剂的组合物
- 下一篇: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