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力太空飞行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4861.7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3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亮 |
主分类号: | B64C39/06 | 分类号: | B64C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215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力 太空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和现行的飞行器相比,该发明改变了一种推力方式,因而也改变了其飞行条件以及飞行的模式。它不依靠空气飞行,在太空飞行优于在大气层飞行。其主要依靠自身的内循环系统和庞大的离心力系统使飞行器产生足够大的推力而实现其飞行,并且能够达到极高的速度。所有的改变都遵循运动学等力学原理。
背景技术:现行飞行器的动力,要么是利用介质空气产生的浮力和推力(如飞机),要么是利用高速燃烧的气体做反冲运动(如喷气式飞机和火箭),它们的飞行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空气,即使是火箭在冲出大气层后它的飞行也是很困难的,其飞行速度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给人们探索和研究外太空、外星球的梦想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实现这一梦想就需要有一种更适应在太空中飞行的飞行器。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情况,本人发明了这款飞行器,它不依靠周围介质而飞行,而完全依靠其自身的内循环产生的推力达到其自由的飞翔,在太空中比在大气层中飞行更轻松,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阻力。由于它可以在原有速度的基础上不断的获得加速度,所以它可以达到极高的飞行速度。还有望将来代替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它是未来研究和探索外太空最有力的飞行器,而且也是未来太空战的最有力的飞行器。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设计的需要,它酷似传说中的飞碟,因而也称它为“地球人的太空飞碟”。
具体的讲它包括动力系统;离心力发生系统;离心力接收系统;液体循环系统;飞行器自动平衡系统;操作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循环系统使液体在飞行器内循环,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在离心力发生系统由于离心力发生器在动力作用下高速运转,而使液体产生了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喷液管高速喷出,沿离心力接收器入口进入;当液体进入离心力接收器后,由于离心力接收器是一个球面,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和液体粘度,那么液体将在离心力接收器内向周边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对离心力接收器将产生离心力的作用而做功,从而使飞行器获得了一定角度的向上的推力。但在离心力接收器末端也产生了一定角度向下的力,将抵消升力的一部分。做功后的液体再经循环系统进入离心力发生系统,这样周而复始,在加上控制系统,飞行器就实现了其飞行的目的。接下来将做具体说明。
附图说明:
图1:该图为离心力飞行器纵剖面图。其标注分别如下:
1.接收腔 2.传动轴 3.液体循环管道 4.挡板 5.喷液管 6.密封圈 7.轴承 8.加固支架 9.离心力发生器(转动) 10.离心力接收器(外壳) 11.密封圈 12.液体循环泵 13.挡板(自转平衡作用) 14.轴承15.动力机 16.电子设备安装仓室 17.载人载物仓室 18.操作系统安装位置 19.燃油箱 20.液体循环仓
离心力发生器9由传动轴2带动旋转,传动轴2由轴承7和14固定于机壳,传动轴2和液体循环仓20由密封圈11进行密封,离心力发生器进液口与接收腔之间由密封圈6密封处理。喷液管5均匀地分布于离心力发生器的周边,其内部安装截止阀,在转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其喷液大小。
图2:该图是用于计算离心力飞行器升力大小的示意图,是离心力接收器受力面的纵剖面图,是一道夹角为θ的圆弧。圆弧受离心力的作用,其作用点在圆弧中心A点,N表示所受的离心力,F1表示由离心力分解而来的垂直向上的力。T表示在离心力末端所受的力,F2表示分解出竖直向下的力。
图3:该图用于计算离心力飞行器所需的功率,是离心力发生器的俯视横截面图,点A为半径中点,其半径r等于1米。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离心力发生系统是指图中的离心力发生器(以后简称发生器),它的工作原理和离心水泵的叶轮是一样的,只是为了满足供液需求而把顶面设计成了球面,底面设计成平面,平面中央开圆孔作为进液口;在球面中心安装一根垂直于经过球面中心点并和球面相切的面的传动轴,动力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发生器做高速运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在离轴心最远的边缘将产生较高的液体压强。因此,边缘的液体就具有一定的压力势能,这些液体由喷液管喷出将产生较高的流速对离心力接收器做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亮,未经罗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48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体投料除尘装置
- 下一篇:发电调速型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