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螠蛏源蜂房芽孢杆菌蛋白及其在保鲜方面的应用和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4691.2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6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付云;苍桂璐;杨阳;王维才;刘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张付云 |
主分类号: | C12P21/00 | 分类号: | C12P21/00;A23L3/3463;A23B4/2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曲宝威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螠蛏源 蜂房 芽孢 杆菌 蛋白 及其 保鲜 方面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鲜领域,特别是一种螠蛏源蜂房芽孢杆菌蛋白及其应用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品具有低脂肪、高蛋白的特点,是合理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分,已成为人们摄取动物性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并且鱼、虾、蟹等水产品肉质鲜美,风味独特,具有“海鲜”之美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水产品的鲜度是其最主要的品质指标,是决定其价格的主要因素,另外水产品容易腐败变质,因此加强水产品的保鲜技术研究,延长水产品的保质期和货架期,使新鲜水产品能够远距离运输,满足非沿海城市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对带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水产品等目前常用的保鲜剂从来源上分可以分为化学保鲜剂和天然保鲜剂,化学保鲜剂虽然化学防腐剂效果快、使用方便,但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其残留还会引起化学药剂污染,因此人们将目光转向对副作用小、时效长的天然防腐保鲜剂的开发。近年来,生物保鲜技术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在生物提取物保鲜方面进展迅速,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酶制剂等价格昂贵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二是许使用的天然微生物防腐保鲜剂,只有乳酸球菌素和纳他霉素等少数几种,其他生物技术应用很少,整体发展缓慢,品种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担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螠蛏源蜂房芽孢杆菌蛋白及其应用和应用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一种螠蛏源蜂房芽孢杆菌蛋白,按如下步骤制备:
a.取菌株为螠蛏共附生蜂房芽孢杆菌110(Bacillus alvei 110),该菌株已于2013年1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 CGMCC No: 7079;
b.对螠蛏共附生蜂房芽孢杆菌110进行培养,蜂房芽孢杆菌110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40 g/L和蛋白胨20 g/L,pH调配成5;
c. 蜂房芽孢杆菌110发酵条件:每瓶装150-250 mL液体培养基,温度30-35℃,转速为150-250 rpm, 摇床培养4-6天;
d. 在4000 r/min的条件下离心去除菌体的发酵液,在50℃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二分之一,然后加入硫酸铵,硫酸铵的饱和终浓度为90%,4℃静置过夜,过滤将沉淀用PBS缓冲液溶解后,再用截留分子量为3600道尔顿的透析袋透析4天,取透析袋中物冷冻干燥,得螠蛏源蜂房芽孢杆菌蛋白。
本发明的一种螠蛏源蜂房芽孢杆菌蛋白在保鲜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一种螠蛏源蜂房芽孢杆菌蛋白在保鲜方面的应用方法:将螠蛏源蜂房芽孢杆菌蛋白配制成200μg/mL的溶液,用于食品的保鲜,所述的食品包括水产品。
本发明的螠蛏源蜂房芽孢杆菌蛋白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从螠蛏共附生蜂房孢杆菌菌株110的发酵液中所提取的蛋白有明显的抑菌保鲜活性,可以有效的抑制微生物繁殖,减缓pH值和TVB-N值的升高,减缓色泽气味的改变。因此应用于水产品或其他食品等的保鲜效果好,具有产业价值。
本发明中的螠蛏源蜂房芽孢杆菌菌株已于2012年12月31日保藏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 CGMCC No: 707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螠蛏源蜂房芽孢杆菌蛋白,按如下步骤制备:
a. 将生产菌株螠蛏共附生蜂房芽孢杆菌110 (Bacillus alvei 110),接种于葡萄糖40 g/L和蛋白胨20 g/L,pH为5的液体培养基中,每瓶装150 mL或200 mL或250 mL液体培养基,温度30℃或35℃,转速为150 rpm或200rpm或250rpm, 摇床培养4天或5天或6天。该蜂房芽孢杆菌于2012年12月31日保藏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 CGMCC No: 707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张付云,未经大连海洋大学;张付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46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