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江蓠内生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4670.0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6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付云;王维才;刘晔;杨阳;何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张付云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A61P31/04;A01N63/02;A01P1/00;A01P3/00;A23B7/155;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曲宝威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江蓠 枯草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食品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江蓠内生枯草芽孢杆菌NSN2(Bacillus subtilis NSN2)菌株及该菌株在对细菌和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和其代谢产物在抑菌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江蓠(G.verrucosa)又名龙须菜、鹿角菜,凤菜等,是多年生的大型红藻,属于红藻门真红藻纲、杉藻目江蓠科江蓠属。江蓠属共约近100种,江蓠新鲜的藻体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保健功能,可用作鲍鱼饵料或者加工成海洋蔬菜作为风味食品,经常食用江蓠,可以用来防治肥胖、胆结石、便秘、肠胃病等代谢性疾病以及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疾病。另外,研究表明许多海洋活性物质是由海藻共附生菌产生的,海藻共附微生物是一个潜在的资源库,但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迄今为止尚未被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的江蓠内生枯草芽孢杆菌NSN2(Bacillus subtilis NSN2)菌株,以利用江蓠在细菌和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方面、其代谢产物在抑菌方面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江蓠内生枯草芽孢杆菌NSN2(Bacillus subtilis NSN2)菌株,按如下方法获得:
a. 取干净、新鲜的江蓠用无菌海水冲洗3-5次后,分别用75%乙醇和0.02%次氯酸钠对江蓠进行体外消毒,消毒后研磨并将研磨液均匀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平板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天;
b. 挑取单个形态各异的菌落反复划线培养至出现纯菌株,即得江蓠内生枯草芽孢杆菌NSN2(Bacillus subtilis NSN2),该菌的菌体长和宽分别为1.54-3.08μm、0.70-0.77μm,革兰氏反应为阳性,芽孢为椭圆状;菌落特征为圆形,较小,边缘光滑,不透明,白色;过氧化氢酶阳性,能在7%氯化钠中生长,酸性条件生长,在0-55℃可生长;该菌株已于2012年12月3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 CGMCC No: 7082。
本发明的一种江蓠内生枯草芽孢杆菌NSN2(Bacillus subtilis NSN2)菌株在细菌和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方面、其代谢产物在抑菌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菌株及其代谢产物抑菌活性强,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可应用于医药抑菌、生物防治、食品保鲜、防腐等领域,具有产业价值。
本发明的江蓠内生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已于2012年12月31日保藏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 CGMCC No: 7082。
具体实施方式
a. 取干净、新鲜的江蓠用无菌海水冲洗3-5次后,分别用75%乙醇和0.02%次氯酸钠对江蓠进行体外消毒,消毒后研磨并将200 μL研磨液均匀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平板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天。
b. 挑取单个形态各异的菌落反复划线培养至出现纯菌株,即得江蓠内生枯草芽孢杆菌NSN2(Bacillus subtilis NSN2),该菌的菌体长和宽分别为1.54-3.08μm、0.70-0.77μm,革兰氏反应为阳性,芽孢为椭圆状;菌落特征为圆形,较小,边缘光滑,不透明,白色;过氧化氢酶阳性,能在7%氯化钠中生长,酸性条件生长,在0-55℃可生长;该菌株已于2012年12月31日保藏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 CGMCC No: 7082。
用滤纸片法检测各纯菌株的抑菌活性。
抑菌活性的检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PV)、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产气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EA)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均采用现有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述均受赠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将各菌种分别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24 h作指示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张付云,未经大连海洋大学;张付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4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