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34096.9 申请日: 2013-01-29
公开(公告)号: CN103070120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1
发明(设计)人: 刘汉勤;管波;田华;徐江;侯昌春 申请(专利权)人: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A01K67/027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钟锋
地址: 430079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建立 雌黄 繁育 种群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的人工性别控制技术,属于一种鱼类生理遗传繁殖的方法,是以人工性逆转、筛选、扩群等技术控制鱼类性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产单性雌鱼有几种方法可供选择:如人工选择、雌性激素直接诱导性逆转、雌核发育和性别特异的DNA探针技术等。但因人工挑选的劳动强度大,而且不能准确区分雌雄鱼。雌性激素直接诱导性逆转是给鱼苗投喂雌性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使雄性鱼发生性逆转,成为雌性鱼。这种方法不能达到全雌的目的,且有性激素残留的危险,不利于生产,许多国家早已禁用。雌核发育产生全雌鱼应用于养殖生产最大困难是二倍体出现频率低,仔幼鱼阶段成活率差,个体差异大,能达到性成熟的不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欧美等国的鱼类遗传育种学家将人工雌核生殖与激素诱导性反转结合起来,先后在鲤鱼和鲑鳟鱼类中生产出全雌性鱼类,并成功地用于养殖实践。性别特异的DNA探针与性反转结合生产全雌性养殖群体的技术的局限性是迄今为止,在脊椎动物中克隆的性别特异DNA序列还很少。至于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建立,尤其是采用性逆转和黄颡鱼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集成技术产生全雌黄颡鱼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黄颡鱼是淡水养殖的重要鱼类。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雄性黄颡鱼比同胞雌鱼的生长速度快30%以上,因此,发明人发明了采用性逆转和雌核发育持续产生全雄黄颡鱼(专利号:ZL200610166518.8)的方法,建立了超雄黄颡鱼繁育种群(专利号:ZL200810197519.8)。为了持续生产全雄黄颡鱼,需要建立与超雄黄颡鱼繁育种群配套的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发明人分析国内外鱼类性别控制的技术经验,提出采用激素性逆转结合黄颡鱼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集成技术,以此达到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体系的目的。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人工催产与人工授精:选择体表无伤、腹部膨大柔软、性腺发育良好的普通雌鱼(15‐20尾/kg)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号和多巴胺拮抗物地欧酮对每条鱼胸鳍基部进行一次注射或两次注射,注射总剂量为每kg雌鱼使用HCG2500~3000IU+LRH‐A230~40ug+DOM6~10mg,将雌鱼置于26℃的水中,经24小时后挤出成熟的卵子,将卵子置于冰浴上低温保存备用;选取生殖突微红的雄鱼(15‐20尾/kg),每kg雄鱼使用HCG2500~3000IU+LRH‐A215~20ug+DOM6~10mg注射催产,一次注射,催产后对雄鱼进行解剖取出精巢,用剪刀将精巢剪碎,再用精子保存液洗滤出精子,将精子置于冰浴上低温保存备用;取卵子和精子混合进行干法人工受精;把受精卵置于27℃生化培养箱中恒温孵育成雄鱼和雌鱼鱼苗并全部出膜;待卵黄吸收后,鱼苗用卤虫幼体作为开口饵料;

步骤2、性逆转:将普通雌性黄颡鱼性逆转成生理雄鱼,以卤虫幼体作为雄激素载体,将卤虫幼体在100~250IU的甲基睾丸溶液中浸泡1小时,再抽滤取出富集雄激素的卤虫投喂已开口摄食的人工繁殖黄颡鱼苗,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以30分钟内吃完为准,连续投喂40天,经雄性激素处理后存活的鱼苗中部分XX♀雌鱼性逆转成为XX♂生理雄鱼,XY♂雄鱼不变;将用甲基睾丸处理过的所有幼鱼转移至水泥池用海马牌幼鳖粉状配合饲料培育至8cm以上,即可从外表区分雌雄;雄鱼的生殖器已开始突起,而雌鱼则无;剔除XX♀黄颡鱼,剩雄性黄颡鱼XX♂、XY♂备用;

步骤3、性逆转鱼的遗传性别鉴定:用Y染色体特异标记Pf‐Y62引物对筛选出的性逆转黄颡鱼(XX♂、XY♂)进行基因型PCR鉴定(Y染色体特异标记Pf‐Y62引物及具体的基因型PCR鉴定方法参照专利ZL200810236650.0黄颡鱼性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中的相关内容),剔除含有Y染色体的黄颡鱼(即XY♂),留XX♂生理雄鱼备用;

步骤4、扩群:XX♀雌鱼和XX♂生理雄鱼繁育种群的快速扩群,取步骤3中已被确认的养至性成熟的XX♂生理雄鱼与普通XX♀雌鱼交配,产生100%XX♀雌鱼,在鱼苗开口时,取一部分XX♀雌鱼按步骤2,用雄激素诱导性逆转成为XX♂生理雄鱼;

步骤5、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建立:取步骤4中XX♀雌鱼和XX♂生理雄鱼交配,可持续生产XX♀雌鱼,重复步骤4和步骤5,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所述的雌鱼的两次注射间隔时间10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未经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40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