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体热舒适性的便携式OLED集中控制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0447.9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6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徐胜;郭太良;李福山;林志贤;姚剑敏;缪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体 舒适 便携式 oled 集中控制 照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LED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人体热舒适性的便携式OLED集中控制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所处光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照明的要求也早就走出了为照明而照明的领域;对灯光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如何使照明满足人的心里要求,如色彩、色温、照度对人情绪的影响、光与环境的和谐、如何利用照明渲染气氛等,同时传统的照明开关布线复杂,更无法实现三控和多控。作为照明光源的重要指标,光源色温对人体热舒适感和生物节律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光源及现有光源控制技术大多只能实现开关和调光的功能,难以营造不同的光环境。
同时,节能和保护环境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并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直接消耗能源的照明产业,更加希望实现节能的绿色照明。我国是世界上用电量较大的国家之一,电量的12%被用于照明,目前照明光源主要有白炽灯和荧光灯。白炽灯的效率很低,只有12~15lm/W,大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被浪费掉,荧光灯的效率约为50~120lm/W,白炽灯含有汞,会照成环境污染。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光源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既不消耗资源又无污染排放的清洁能源,是纯天然的绿色环保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太阳能供电。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大量人口地集聚,城市人居空间越来越小,而传统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体积大、重、厚等缺点,需要占用有限的空间资源以及不易放置。同时,随着人们室外活动的增多,对照明系统的便携性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照明系统的动力来源,所需的电源需要具备重量轻、厚度薄、便携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人体热舒适性的便携式OLED集中控制照明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人体热舒适性的便携式OLED集中控制照明系统,包括一中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一总线转化器连接复数个OLED色温调节子系统;所述OLED色温调节子系统包括一环境参数采集处理单元、一热舒适性控制单元、一OLED光源驱动单元和一三基色OLED光源;所述环境参数采集处理单元采集周围环境参数并传送给所述热舒适性控制单元;所述热舒适性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OLED光源驱动单元用以驱动所述三基色OLED光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参数采集处理单元包括一单片机处理模块,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连接一环境参数采集模块、一人体红外感应模块、一方式控制模块和一无线发送模块。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参数采集模块包括一温度传感器、一湿度传感器、一光敏传感器和一风速传感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方式控制模块包括自动控制模式、场景控制模式和手动控制模式;所述自动控制模式实现对环境参数自动采集并调制输出相应的OLED光源的色温和亮度;所述场景控制模式依据特定场景需要调制对应的OLED光源的色温和亮度;所述手动控制模式依据个人习惯手动调节OLED光源的色温和亮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热舒适性控制单元包括一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一热舒适性判决模块和一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根据公式转换成人体舒适度指数并发送到所述热舒适性判决模块进行人体热舒适性判断。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OLED光源驱动单元包括一热舒适性匹配模块和一信号放大模块;所述热舒适性匹配模块依据所述热舒适性控制单元发出的热舒适性信号与所述三基色OLED光源的色温和亮度之间的匹配关系,驱动所述三基色OLED光源输出R、G、B三基色刺激值,实现所述三基色OLED光源的色温和亮度的调制,从而模拟太阳光的变化,满足人体热舒适性的需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三基色OLED光源采用数字化控制,利用三基色实现动态色温的调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手持终端;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一GPRS模块通过GPRS网络与所述手持终端通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混合供电单元;所述混合供电单元包括常规电网供电和利用太阳能供电两种方式,提高了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利用太阳能供电方式采用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04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带机引线成型及穿线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机装配的自动压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