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滩涂流沙软弱地基风机基础护筒型混凝土灌注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0299.0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16 | 分类号: | E02D27/16;E02D27/42;E02D27/3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滩涂 流沙 软弱 地基 风机 基础 护筒型 混凝土 灌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机基础护筒工艺,特别是滩涂流沙软弱地基风机基础护筒型混凝土灌注桩。
背景技术
海南省地处南海地区,属热带湿润季风性海洋气侯,以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极大风速59.0m/s,属Ⅱ类风场,风场地质条件属沿海流沙区域,场地土为软土,地质条件复杂。由于沿海受台风影响,其风机、塔架、风机基础等均需特殊加强设计,以使风机基础安全可靠。
在沿海流沙软土区域及在Ⅱ类风场和台风区域建设风电场,国内外均未有技术借鉴,特别是对装机容量大的风机,地质条件复杂、场地土为软土,对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性好、安全性高,成本合理的滩涂流沙软弱地基风机基础护筒型混凝土灌注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滩涂流沙软弱地基风机基础护筒型混凝土灌注桩,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布置在圆形基础内的外圆混凝土灌注桩和内圆混凝土灌注桩,以施工中心点为中心,绕第一半径的内圆和第二半径的外圆间隔建筑混凝土灌注桩。
所述的第一半径的内圆均匀建筑4个等分圆心角分布的内圆混凝土灌注桩,两相邻的内圆混凝土灌注桩与中心点形成的圆心角是90度;第二半径的外圆均匀建筑12个等分圆心角分布的外圆混凝土灌注桩,两相邻的外圆混凝土灌注桩与中心点形成的圆心角是30度。
所述的两相邻内圆混凝土灌注桩与中心点形成了圆心角为90度的扇形,扇形中心等分线延伸至第二半径处所对应的位置为其中一个外圆混凝土灌注桩。
所述的第一半径与第二半径直接的距离是3.0~3.5m之间。
所述的第一半径是3100mm。
所述的第二半径是6500mm。
所述的外圆混凝土灌注桩与内圆混凝土灌注桩之间通过垫层连接成为第一结构外圆混凝土灌注桩位于垫层下方,内圆混凝土灌注桩穿过垫层延伸至原始地面高程以上。
所述的垫层位于原始地面高程下方2.5 ~3.0m的位置,
所述的圆形基础包括混凝土扩展基础、上平台、中心核心段、风机基础环,垫层上固定连接风机基础环,垫层与风机基础环的中心重合,确定中心点位置,风机基础环周围施工中心核心段,环形中心核心段的外圈垂直位置与各内圆混凝土灌注桩的中心重合;中心核心段的四周为混凝土扩展基础,中心核心段与混凝土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连接;混凝土扩展基础从中心核心段外径到小于或等于垫层外径。
所述的中心核心段上表面为上平台,上平台位置高出原始地面高程,上平台高出混凝土扩展基础处用混凝土填平形成圆形基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滩涂流沙软弱地基风机基础护筒型混凝土灌注桩是采用了圆形基础上的桩位布置,内圈和外圈的布置除了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还有设计经验和技巧,这种布置方案是利用了工程桩满足试桩要求又节省了工程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混凝土灌注桩的侧视图;
图2是本混凝土灌注桩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图中:1、中心点;2、外圆混凝土灌注桩;3、内圆混凝土灌注桩;4、垫层;5、圆形基础;6、混凝土扩展基础;7、上平台;8、中心核心段;9、风机基础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滩涂流沙软弱地基风机基础护筒型混凝土灌注桩是由布置在圆形基础5内的外圆混凝土灌注桩2和内圆混凝土灌注桩3构成。
选定圆形基础5的位置后,以施工中心点1处为中心,绕第一半径的内圆间隔建筑内圆混凝土灌注桩3,同时绕第二半径的外圆间隔建筑外圆混凝土灌注桩2。
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半径的内圆均匀建筑4个等分圆心角分布的内圆混凝土灌注桩3,即两相邻的内圆混凝土灌注桩3与中心点1形成的圆心角是90度;第二半径的外圆均匀建筑12个等分圆心角分布的外圆混凝土灌注桩2,即两相邻的外圆混凝土灌注桩2与中心点1形成的圆心角是30度。
两相邻内圆混凝土灌注桩3与中心点1形成了圆心角为90度的扇形,扇形中心等分线延伸至第二半径处所对应的位置为其中一个外圆混凝土灌注桩2,即该外圆混凝土灌注桩2等分两相邻内圆混凝土灌注桩3的圆心角,该外圆混凝土灌注桩2与两相邻内圆混凝土灌注桩3任意一个对应的圆心角均为45度,其中一个外圆混凝土灌注桩2位置确定后其它外圆混凝土灌注桩2绕第二半径与中心点1呈 30度圆心角灌注。
第一半径是3100mm。
第二半径是6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0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