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电动窗帘打孔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9486.7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董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冠荣 |
主分类号: | D06H7/00 | 分类号: | D06H7/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苏家达 |
地址: | 53502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电动 窗帘 打孔机 | ||
1.高速电动窗帘打孔机,包括底座(4)、支杆(2)和手柄(1),所述支杆(2)下端与底座(4)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双套筒式刀具、外壳(5)及设在外壳(5)内的电动机(16)、主机轴(3)和触点开关,所述主机设于底座(4)上方、并连接在支杆(2)的一侧,其中:
所述主机轴(3)分为主机上轴(3-1)和主机下轴(3-2),所述电动机(16)设置于主机上轴(3-1)和主机下轴(3-2)之间,主机上轴(3-1)的上端穿过外壳(5)与手柄(1)连接、其下端与电动机(16)具有高度差,主机下轴(3-2)的上端与电动机(16)的转子芯连接、其下端与双套筒式刀具连接,主机下轴(3-2)上依次还套设有第一轴承(17-1)、第二轴承(17-2),所述轴承间设有复位弹簧(18);
所述触点开关包括传电片(24)和导电片(25),所述传电片(24)与外壳(5)连接、并与电动机(16)的电源电连接,所述导电片(25)固定在水平位置高于传电片(24)水平位置的主机上轴(3-1)、并与电动机(16)的电源电连接;
所述双套筒式刀具包括下端开口的中空外刀筒(6)及同轴套在外刀筒(6)内的压布筒(8),所述主机下轴(3-2)的下端穿入外刀筒(6)和压布筒(8)内、并将外刀筒(6)和压布筒(8)固定在其上,所述压布筒(8)的上端和外刀筒(6)内部上壁具有高度差,压布筒(8)的下端穿出外刀筒(6)外,所述外刀筒(6)上设有刀片(7);
所述底座(4)上开设有与外刀筒(6)同轴心设置的环形刀片轨迹凹槽,该刀片轨迹凹槽(9)的外环直径大于或等于外刀筒(6)的外径,该刀片轨迹凹槽(9)的内环直径小于或等于外刀筒(6)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动窗帘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还设有测量系统,所述测量系统包括刻度尺(12)和定位柱(11),所述定位柱(11)的轴心与外刀筒(6)的轴心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刻度尺(12)垂直连接在底座(4)上、并与连接定位柱(11)的轴心和外刀筒(6)的轴心的平面平行,所述定位柱(11)上设有指向刻度尺(12)的指针(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电动窗帘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尺(12)为双向刻度尺,其原点为刀片轨迹凹槽(9)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电动窗帘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1)还连接有可调节其与刀片轨迹凹槽(9)距离的调节螺丝(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动窗帘打孔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稳定电动机(16)的稳定活塞(19),该稳定活塞(19)于第一轴承(17-1)上方、并套设在主机下轴(3-2)上,其两端还分别与电动机机身螺丝(2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动窗帘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筒(6)内设有套在主机下轴(3-2)上用以防止压布筒(8)滑动的防滑机构(22),该防滑机构(22)包括轴承和两个同圆心设置、直径不同的环形垫片,所述垫片套在所述轴承内、且直径大的垫片位于直径小的垫片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电动窗帘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下轴(3-2)上套有一压缩弹簧(23),该压缩弹簧(23)的上端压紧在防滑机构(22)上,其下端压紧在压布筒(8)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动窗帘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开关上还包括用于调节传电片(24)高度的调节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速电动窗帘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座(26)、螺杆(27)和螺帽(15),所述支座(26)一端与外壳(5)连接,所述传电片(24)设在支座(26)上;所述螺杆(15)下端与支座(26)连接,其上端穿过外壳(5)后通过螺帽(15)固定,该螺杆(27)上还套有一弹簧(28),该弹簧(28)的上端压紧在外壳(5)上、下端压紧在传电片(24)上或支座(2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动窗帘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7)呈扁平状、且刀片(7)的下端设有切削刀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冠荣,未经董冠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94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油提速器
- 下一篇:用于汽车中冷器的整体插入式内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