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铬铸铁用铸造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9424.6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6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平;李法金;邓海燕;马喜堂;徐巧艺;张金;黄强;孙广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B01D24/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铁 铸造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水层补给即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防堵塞的含水层补给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对农业和城市供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业和城市叠加用水,地下水超采,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并引发了各种环境地质问题。在有多余洪水和引客水的地区,为增加地下水资源量,出现了地面渗水(沟、渠、盆等)和井注水补给等含水层补给技术措施。然而沟、渠、盆渗水补给技术虽然投资较小,效果好,但占地面积大,并影响农业机械化,在人均耕地紧张的北方地区,发展受到限制;井注水补给虽然入渗效率高,但是容易产生堵塞,且水质风险控制难,影响回灌效果及系统使用周期,这便是多种含水层补给技术没能得到广泛普及的原因。
为了解决回灌效率问题,中国专利CN201210003853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回灌促渗方法,在高渗透性土层上人工挖掘修建回灌池,在回灌池内充填粗砂作为反滤回填料,并通过加设排气管及抽气装置,可以在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时,将回灌井的平均入渗速率提高4-5倍。为解决回灌堵塞问题,中国专利CN201120432424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地下水回灌井堵塞的装置,通过多级管路、转换箱与除砂器相连,来解决回灌井堵塞造成单井水量越灌越少的问题。但是,上述两种技术都没有同时解决回灌过程中的回灌效率、堵塞和能耗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防堵塞的含水层补给装置。本发明补给地下水具有不占地,回灌效率高,成本相对井回灌低,不耗能,过滤管不易堵塞等显著优点。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防堵塞的含水层补给装置,包括沟渠(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沿沟渠(1)垂直分布的若干个滤水清淤装置(2),每个滤水清淤装置(2)包括前置过滤装置(3)、后置清淤井(5)、以及用于连通前置过滤装置(3)和后置清淤井(5)的一条密布有通水孔的地下滤水管(4);前置过滤装置(3)设置在沟渠(1)的底部,后置清淤井(5)位于滤水管(4)的另一端。
所述前置过滤装置(3)从上到下依次由土工布a(6)、滤料(7)、承托层(8)、淹水空间(9)和底座(10)组成;所述土工布a(6)平铺在滤料(7)表面;所述滤料(7)平铺在承托层(8)表面;所述承托层(8)上开有小孔;所述淹水空间(9)与地下滤水管(4)相连通。
所述地下滤水管(4)开有圆形或长方形滤水孔(13),管体外包有土工布b(11),管底铺有粗砂(12)。
所述滤水孔(13)为圆形,其孔径d0=(2-5)d50,孔间距L0=(1-1.5)d50,其中 d0为圆孔直径, L0为圆孔孔间距, d50为滤水管所在位置岩土样筛分重量累计为50%时的最大颗粒直径。
所述地下滤水管(4)坡度为1/600-1/300。
所述滤料(7)粒径D50=(6-8) d50,其中 D50为滤料筛分样颗粒组成中,过筛重量累计为50%的最大颗粒直径, d50为源水泥沙颗粒重量占50%的最大颗粒直径。
所述淹水空间(9)的高度H=(1~3)D,其中D为地下滤水管(4)的直径;所述底座(10)由砖堆砌而成,高度为0.5-1m。
所述承托层(8)为有机玻璃板;所述土工布a(6)规格为200-400g/m2。
所述地下滤水管(4)为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所述土工布b(11)的规格为200-400g/m2。
所述粗砂(12)的厚度为10-20cm;所述地下滤水管(4)的埋深低于最大地下水毛管上升高度;
所述地下滤水管(4)的埋深为2-4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以将沟渠中的水快速补给到地下,且采用入口过滤技术、管体坡度设置以及后置清淤井三道措施,很大程度上预防了回灌过程中堵塞现象的发生,回灌效率高;另外,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地下滤水管还可以作为排水管进行排水。本发明设计结构简单,占地很少,不耗能、施工方便,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9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