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T后处理图像的增强显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4922.1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8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娜;刘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涵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处理 图像 增强 显示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T后处理图像的增强显示方法及系统,确切地说是一种对CT后处理图像进行虚拟三维重建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CT图像后处理由于能够在屏幕上显示三维图像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尽管CT的后处理技术能够建立三维图像,其中包含图像X,Y,Z三个坐标轴的信息,但是其输出仍是在平面显示器屏幕或胶片上,呈现给医生的图像实际上是三维图像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即在显示器屏幕或胶片上的立体模型中,显示的是图像X轴与Y轴的信息,不能显示或叠加显示Z轴信息。如果医生要充分获知图像的Z轴信息,就必须把CT后处理图像的纵深也呈现给医生。
目前,商用多层螺旋CT中所配备后处理工作站能够重建三维图像,并在二维屏幕上显示,旋转图像不同的角度就能观察到图像的不同位置。但是,这就要求医生必须在头脑中建立人体组织结构的立体模型,并结合CT后处理三维图像思考病变的形状,大小及与其他人体组织结构的相互位置关系,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医生对病变的见解可能会存在不同,这样就难于达成一致治疗意见。如果要消除这种个体差异,就必须让每个医生观测到的图像信息具有客观一致性,不能让医生在各自头脑中重建三维图像
此外,在多名医生会诊的情况下,显示器屏幕或胶片上的图像就显得太小而影响诊断或确定治疗方案的效率。如果要使会诊的场景增大,就必须提供大的CT影像供医生会诊使用,CT图像还须清晰可见且不丢失细节。
现有文献提到的CT后处理图像立体显示方法大都为商用CT中所提供的后处理重建三维图像的方法,医生要观察病变的纵深信息必须通过旋转图像来实现。而能提供空间立体显示的方法,如虚拟现实方法,多用于手术模拟,未见有虚拟现实方法用以CT诊断的报告,此外,现有虚拟现实成功应用的方法大都成本高昂,且技术要求较高,不适合做推广。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CT后处理图像的增强显示方法及系统,将上述技术问题加以解决,即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CT后处理图像的增强显示方法及系统,通过软件与硬件的协同处理,将CT后处理图像投影到屏幕,形成具有视觉纵深的虚拟的增强立体影像,供临床医生观察,为临床医生全面方便地获取CT后处理图像所包含的信息提供新的选择,为临床医生会诊时提供更大范围的场景,同时降低CT后处理图像立体显示的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CT后处理图像的增强显示系统,其用于投射并显示立体CT后处理图像,其包括:一图像处理模块、一立体图像发生器、一投影仪、图像控制信号发射器、立体眼镜、一投影幕,其中,所述的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原始的CT后处理图像,生成与左右眼相对应的图像对,作为所述立体图像发生器的输入信号,所述述立体图像发生器用以实现立体图像的生成与控制,并将生成的连续CT后处理图像信号输出到所述的投影仪,所述的投影仪将虚拟立体图像投影到所述投影幕上,同时图像控制信号发射器发射立体控制信号控制立体眼镜的快门按次序开关。
其中,所述的立体图像发生器包括输入接口、电源接口、脉冲生成单元、图像转换单元及立体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的输入接口用以接收CT后处理图像信息,并按照规定的时序输入所述立体图像发生器;
所述图像转换单元获取左右两路的图像信号,根据所述脉冲生成单元生成的垂直同步信号,按照一定的时序控制左右两路图像信号选择通过;
所述立体驱动单元根据获取的垂直同步信号,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立体眼镜同步遮挡切换的立体驱动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立体图像控制信号发射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CT后处理图像的增强显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CT后处理图像按一定角度,一定格式显示并分别储存;
步骤S2:调用所述按一定角度,一定格式储存的CT后处理图像,利用所述图像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生成连续的左右眼图像对;
步骤S3:将处理过的连续图像通过输入接口连续输入立体图像发生器;
步骤S4:将经过立体图像发生器的连续CT后处理图像信号输出到投影仪,将虚拟立体图像投影到投影幕上,同时立体图像控制信号发射器发射控制信号控制立体眼镜的快门按次序开关;
步骤S5:医生在投影幕前通过立体眼镜实现对虚拟立体图像的观察。
其中,在步骤S1中,其是在CT工作站内,将CT后处理三维模型绕基准轴旋转,每间隔1-3度的角度即保存一幅CT后处理图像,以BMP图像格式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品防伪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轻质汽车散热器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