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板以及制造热交换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4559.3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7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L.珀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福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2;F28F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春梅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多对热交换器板(la, lb, lc)的叠堆,所述热交换器板由具有三维结构图案的金属板形成,在所述多对热交换器板内限定第一流路,并在所述多对热交换器板之间限定第二流路,每个板具有至少一个贯通开口(5-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la, lb, lc)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开口(9),所述辅助开口(9)具有形成凸缘(11, 13, 14)的升高边缘(10),所述凸缘(11, 13, 14)被插入到相邻板(lb, lc)的对应辅助开口(9)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板(la, lb)的辅助开口(9)的凸缘(11, 13)被连接到相邻板(lb, lc)的辅助开口(9)的凸缘(13, 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辅助开口(9)的凸缘(11, 13, 14)形成筒体,并且稳定元件(15)被插入所述筒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最外面凸缘(11, 14)被连接到所述稳定元件(1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辅助开口(9)定位在所述贯通开口(5-8)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1, 13, 14)和所述板(la, lb, lc)之间的过渡区域是倒圆的,并且板(la, lb)的凸缘(11, 13)越过所述过渡区域接触相邻板(lb, lc)的凸缘(13, 1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端板(18),所述端板具有凸起部(19),所述凸起部适于接收与所述端板(18)相邻的至少热交换器板(1d)的凸缘(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9)具有深度,所述深度大于所述凸缘(10)的与相邻于所述端板(18)的所述热交换器板(1d)垂直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于所述端板(20)的热交换器板(1d)的凸缘(10)至少在其末端处变形以平行于所述端板(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于所述端板(20)的至少两个热交换器板(1d, le)的凸缘(10)至少在它们末端处在所述端板(20)的内表面(21)上形成成层结构。
11.一种热交换器板(1a),所述热交换器板由具有三维结构图案(2, 3)的金属板形成,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辅助开口(9),所述辅助开口具有升高边缘(10),所述升高边缘形成直立凸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1)和所述板(1a)之间的过渡区域是倒圆的。
13.一种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方法,所述热交换器形成热交换器板(la, lb, lc)的叠堆,所述热交换器板由具有三维结构图案(2, 3)的金属板制成,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板中形成具有升高边缘(10)的辅助开口(9),所述升高边缘形成凸缘,所述凸缘被插入到相邻板(1b)的相应辅助开口(9)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1, 13, 14)彼此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稳定元件(15)被插入通过多个辅助开口(9)。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元件(15)至少被连接到所述热交换器板叠堆的最外面板(la, lc)的凸缘(11, 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福斯有限公司,未经丹福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5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元式溅射抽气模块
- 下一篇:三聚氰胺甲醛泡沫塑料发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