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装置以及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1800.7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1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广濑圭;高木喜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B62D1/18 | 分类号: | B62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装置 以及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调整方向盘的前后位置的伸缩调整功能的转向装置以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US2011/308348A1中提出有如下的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具备:转向管柱,该转向管柱具有通过伸缩调整而沿转向轴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内外两个管(作为车辆前方侧的管的内侧管以及作为车辆后方侧的管的外侧管);以及用于连结上述转向管柱的内外两个管的管防脱用的连结线。
转向管柱以能够沿转向轴的轴线方向伸缩的方式配置于车身侧。进而,转向管柱构成为通过使内外两个管相对移动来进行伸缩。
连结线的一方端部安装于内外两个管中的内侧管侧、且另一方端部安装于外侧管侧。
对于这种转向装置中的内外两个管,通过将连结线的一方端部安装于内侧管侧、且将另一方端部安装于外侧管侧,内外两个管被连结起来。
根据这种转向装置,例如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在将管(未图示)彼此连结时将具有旋转限制用的凸片200a、200b以及螺栓插通孔200c的线安装用的托架200预先安装于连结线201的端部之后,将螺栓(未图示)插通于螺栓插通孔200c,利用该螺栓将线安装用的托架200安装于管侧。此时,为了避免因连结线201被拉伸而线安装用的托架200旋转所导致的螺栓的松弛,将旋转限制用的凸片200a、200b卡止于管侧。
但是,在上述的转向装置中,在仅使用具有旋转限制用的凸片200a、200b的线安装用的托架200将连结线201安装于管侧的情况下,存在线安装用的托架200以表里面相反的状态(误安装状态)被安装于管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旋转限制用的凸片200a、200b不发挥功能。
发明内容
因此,谋求实现一种在将连结线201安装于管(转向管柱)时能够防止线安装用的托架200的误安装的转向装置。
本发明提供在将连接器安装于转向管柱时能够防止线安装用的托架的误安装的转向装置以及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线安装用的托架由用于限制线安装用的托架的旋转的旋转限制用的凸片、以及用于防止线安装用的托架的误安装的误安装防止用的凸片构成。
根据以下的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能够清楚本发明的上述以及进一步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了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整体进行说明而示出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中的连结线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3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连结线的平面图,图3B示出侧视图。
图4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连结线的平面图,图4B示出侧视图。
图5A是示出现有技术的转向装置中的带旋转限制功能的连结线的平面图,图5B示出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进行说明。图1示出转向装置的整体。图2示出连结线的安装状态。转向装置1大致由以下部件构成:转向轴2,该转向轴2通过方向盘100的旋转操作而旋转;转向管柱3(后述的托架主体的安装对象),该转向管柱3将转向轴2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操作杆4,该操作杆4用于进行转向管柱3的伸缩动作(伸缩调整)以及旋转动作(倾斜调整)。
转向轴2具有转向轴上部构件20以及转向轴下部构件21,被支承为能够在转向管柱3内绕转向管柱3的轴线旋转,且该转向轴2与转向机构(未图示)连接。进而,转向轴2构成为将方向盘100的旋转力作为转向力传递至转向机构。
转向轴上部构件20以其一部分在转向管柱3外露出的方式配置于转向轴2的上侧(方向盘100侧),该转向轴上部构件20整体由在轴线上的两个方向开口的圆筒部件形成。
转向轴下部构件21配置在转向轴2的下侧(转向机构侧),且该转向轴下部构件21与转向轴上部构件20以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转向轴下部构件21相对于转向轴上部构件20的连结例如借助花键嵌合来进行。
转向管柱3具有分别能够相互地相对移动的外侧管30以及内侧管31,且配置在车辆用驾驶席(未图示)的前方。进而,转向管柱3构成为将转向轴2支承为能够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1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