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振实密度和导电性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0845.2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郭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14 | 分类号: | B01J13/14;C08G61/12;C08G7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振实 密度 导电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高振实密度和导电性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导电高分子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在光电子器件、能源、信息、传感器以及金属防腐、电磁屏蔽和阳极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但这些应用都需要制备出导电聚合物的薄膜或块状。如,目前常用的一种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PANI)不仅对环境有优良的稳定性,且本身具有可调节的不同氧化状态,可通过掺杂/脱掺杂对其导电性进行控制,易于合成,原料低廉易得。另外,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作为一种聚噻吩衍生物类中的新型导电聚合物,它的掺杂态具有导电率高,环境稳定性好、电场诱导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稳定等特点,已经成为导电高分子新的研究重点。通过将导电高分子材料与共聚技术结合,可带来许多新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应用领域,正在成为近期导电高分子研究的热点。如聚苯胺微球的制备和应用就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聚苯胺微球一般通过硬模板(如聚苯乙烯微球)或者软模板(如双亲分子胶束)的方法制备,这些方法流程复杂,会影响微球的组分构成,引起单分散性不好等不足。为此,业界长期以来一直渴望发展出一种简便快速制备高振实密度、高导电性的导电高分子微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导电性、高振实密度和粒度分布均匀的聚苯胺/聚3,4-乙烯二氧噻吩共聚物的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高振实密度和导电性的微球,其结构为核壳式,核由高导电性聚3,4-乙烯二氧噻吩的低聚物组成,壳层为聚苯胺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的共聚物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振实密度和导电性的微球的制备方法,经过下列各步骤:
(1)按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与水和乙醇的混合介质的体积比为1~20:100,将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分散在水和乙醇的混合介质中,再在乳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入水溶性氧化剂在15~25℃温度下超声反应2~2.5小时后,出现蓝色浑浊;
(2)在步骤(1)的混合物中加入苯胺单体,继续在15~25℃温度下超声反应2~6小时,形成聚苯胺/聚3,4-乙烯二氧噻吩共聚物的微球;
(3)将步骤(2)的微球按固液比为15~45:100置于0.15~2.5mol/L的硫酸溶液中,再在功率为50W的微波条件下加热30~45分钟,即得到具有高振实密度和导电性的微球,其结构为核壳式,核由高导电性聚3,4-乙烯二氧噻吩的低聚物组成,壳层为聚苯胺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的共聚物组成。
所述步骤(1)的水和乙醇的混合介质是水和乙醇按质量比1:1的混合溶液。
所述步骤(1)的乳化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十六烷基溴化铵按摩尔比为4:1的混合物。
所述步骤(1)的乳化剂与3,4-乙烯二氧噻吩的摩尔比为1:10~1:5。
所述步骤(1)的水溶性氧化剂是过硫酸铵和氯化铁。
所述步骤(1)的水溶性氧化剂与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的摩尔比为: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与过硫酸铵的摩尔比为1:1~1:2.5;3,4-乙烯二氧噻吩与氯化铁的摩尔比为1:1~1:1.5。
所述步骤(2)的苯胺单体与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的摩尔比为8:1~4: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液相体系中,通过一步无模板制备出粒度均匀,高导电性和高振实密度的聚苯胺/聚3,4-乙烯二氧噻吩共聚物的微球,从而有效克服聚苯胺聚合过程中的交联和现有技术中硬膜板或软模板制备导电高分子微球时,工艺复杂、易影响微球的组分构成和分散性的不足等。
本发明首先将3,4-乙烯二氧噻吩在引发剂和掺杂剂共存下超声分散引发聚合后,再引入苯胺单体,聚合得到聚苯胺/聚3,4-乙烯二氧噻吩共聚物的微球,随后再次对微球的在微波条件下进行掺杂反应,使得该共聚物具有高导电性和高振实密度。本发明方法简便易操作,可控性强。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微球,振实密度在3.5~4.0g/cm2,利用其高的导电性和高振实密度,可用作新一代的导电材料、电极材料、高性能电池阳极材料和有色金属电积用阳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3所得微球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显示单元箱体及其进出风口防水盒
- 下一篇:一种单线制后沿调光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