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拉伸式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9926.0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0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狄松;王少赠;戴礼强;邹凌华;吴成明;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2/00 | 分类号: | F21L2/00;F21V23/06;B65H75/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领域,涉及照明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灯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当照明灯安装完毕后,由于受线路布线局限或者其他限制,在一些小范围空间中,由于照明装置位置已经固定,因此可能会造成一些照明盲区,带来不便。例如在汽车领域,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私家车也已经进入了许多普通家庭,当前汽车消费者除了对汽车节能、安全、舒适等常规要求外,对车载设备的人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车内照明灯即是驾驶者经常用到的车载设备,在夜间行车时能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许多帮助。目前车内照明灯种类很多,有阅读灯、顶部照明灯、化妆镜照明灯等,但因照明灯的功率普遍较低,且因车内人员、座椅分布等等的影响,势必存在一些照明盲区,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拉伸式的照明装置,满足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任意位置的照明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拉伸照明装置,包括照明机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照明灯以及与照明灯相连的电源线束,所述可拉伸照明装置还包括棘轮机构、线束卷收器以及固定轴,所述线束卷收器围绕所述固定轴设置,线束卷收器一端与所述固定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棘轮机构相连;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本体以及止回开关,所述照明灯的电源线束缠绕所述棘轮本体设置,所述棘轮机构配合所述线束卷收器限定所述电源线束的卷收。
所述电源线束包括第一线束以及与电源相连的第二线束,所述第一线束缠绕所述棘轮本体设置,第一线束一端伸出连接照明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线束经由位于所述固定轴上的导电环连接。
所述导电环包括环一和环二,所述环一与所述环二相贴,所述环一与所述第二线束相连,固定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环二与所述第一线束相连,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
所述环一与环二均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与外层之间绝缘,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线束的零线与火线。
所述线束卷收器为卷簧,所述固定轴对应所述卷簧设有凹槽,所述卷簧一端卡在固定轴的凹槽中,另一端卡接在棘轮本体上。
所述照明机构还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第二线束相连。
所述的可拉伸照明装置,还设有盒体,所述棘轮机构、线束卷收器、固定轴以及所述照明机构安装于所述盒体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棘轮机构与线束卷收器的配合,实现照明装置的电源线的拉伸与收回,从而使得与电源线相连的照明灯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本发明在实现传统照明灯功能的同时,可以为一定空间范围内任意局部区域提供明亮的照明,消除传统照明盲区,实现照明灯的一灯多用的功能,当应用于车辆时,可为其它车内照明灯提供补充照明或备用照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A-A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左视图;
其中,止回开关(止回棘爪)1、棘轮本体2、卷簧3、固定轴4、导电环5、盒体6、照明灯7、电源开关8、第一线束9、第二线束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拉伸照明装置,包括照明机构、棘轮机构、线束卷收器以及固定轴4,照明机构包括照明灯7与照明灯7相连的电源线束。线束卷收器围绕固定轴4设置,线束卷收器一端与固定轴4连接,另一端与棘轮机构相连;棘轮机构包括棘轮本体2以及止回开关1(即止回棘爪),照明机构的电源线束缠绕棘轮本体2设置,棘轮机构配合线束卷收器限定电源线束的卷收。
如图2和图3所示,电源线束包括围绕线束卷收器设置的第一线束9以及与电源相连的第二线束10,第一线束9与第二线束10经由位于固定轴4一端的导电环5连接。第一线束9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及拉伸强度,第一线束9一端伸出连接照明灯装置,中间部分缠绕棘轮本体2设置后,另一端伸出通过固定轴4上的导电环5与第二线束10相导通。
本实施例中,导电环5由环一和环二组成,环一和环二分为内外两层,中间绝缘设置,分别连接线束的零线、火线。环一与第二线束10相连,并固定在固定轴4上;环二与第一线束9相连,并可绕固定轴4转动,环一与环二相贴,可使第二线束10与线束9的零火线导通但不短路。
如图1所示,照明机构还设有电源开关8,与传统车内照明灯开关相同,第二线束10的另一端与电源开关8相连。当第一线束9被拉出时,环二围绕固定轴4转动,由于第二线束10通过环一与固定轴4固定连接,因此第二线束10不会由于第一线束9的运动而产生相对运动,防止第二线束10的脱落,导致电路的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