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增程电动车辆蓄电池模块的单格电池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8761.5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U.施米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超;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 车辆 蓄电池 模块 电池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蓄电池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蓄电池的蓄电池单格电池的框架。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蓄电池已经被提出作为清洁、高效、且环保的功率源而用于电动车辆和各种其它应用。一种类型的蓄电池单格电池被已知为锂离子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是可再充电的并且可被形成为各种形状和尺寸从而高效地填充电动车辆中的可用空间。例如,蓄电池单格电池的形状可以是棱柱形的以促进蓄电池单格电池的堆放。多个单个的蓄电池单格电池可被提供在蓄电池中以提供足以运行电动车辆的功率量。
典型的棱柱形蓄电池单格电池具有一对塑料包覆的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围绕着蓄电池单格电池的外周被熔化以密封蓄电池单格电池部件。蓄电池单格电池的密封通常开始于提供带有腔的其中一个塑料包覆的金属层,有时称为“黄油碟”形。蓄电池单格电池部件被设置在该塑料包覆的金属层的腔内。另一个塑料包覆的金属层此时被放置在蓄电池单格电池部件的顶部并且在外周处被熔化到带有腔的所述其中一个塑料包覆的金属层,例如,通过围绕着边缘热密封。在最终完成该密封之前,单格电池被抽真空。由此提供用于包含在蓄电池中的蓄电池单格电池。
已知蓄电池单格电池诸如锂离子蓄电池单格电池在运行过程中并且在再充电时因充电循环而膨胀和收缩。重复的膨胀和收缩循环可影响锂离子蓄电池的长期运行。已知在蓄电池的各个蓄电池单格电池之间插入聚合体泡沫膨胀单元以适应蓄电池单格电池在运行中的膨胀和收缩,最小化膨胀和收缩对蓄电池耐用性的影响,并补偿任何制造和组装公差。单格电池框架也已经被用来将蓄电池单格电池和膨胀单元保持在一起。不过,不令人满意的是,已知的单格电池框架由单独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在组装之前分别被制造和处理。
一直需要一种装置,其用于机械地保持和保护蓄电池单格电池和膨胀单元,这提供了蓄电池单格电池的电绝缘并允许蓄电池单格电池和膨胀单元作为蓄电池单格电池组件安装到蓄电池中。期望地,该装置是单件式整块部件,其最小化蓄电池的制造、处理、和组装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根据当前的公开,令人惊讶地发现了一种用于机械地保持和保护蓄电池单格电池和膨胀单元的装置,其提供蓄电池单格电池的电绝缘并允许蓄电池单格电池和膨胀单元作为蓄电池单格电池组件被安装在蓄电池中,并且其是单件式整块部件,其最小化蓄电池的制造、处理、和组装的复杂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蓄电池单格电池组件的可折叠的框架包括单件式主体,该主体具有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通过活铰链联接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每一个。第一部分构造成接收第一蓄电池单格电池。第二部分构造成折叠在第一蓄电池单格电池上并接收膨胀单元和第二蓄电池单格电池。第三部分构造成折叠在第二蓄电池单格电池上并封闭该框架。
在另一实施例中,蓄电池单格电池组件包括第一蓄电池单格电池和第二蓄电池单格电池。膨胀单元被设置在第一蓄电池单格电池和第二蓄电池单格电池之间。可折叠的框架包括单件式主体,其具有第一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活铰链联接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每一个。第一部分接收第一蓄电池单格电池,第二部分接收膨胀单元和第二蓄电池单格电池并折叠在第一蓄电池单格电池上。第三部分折叠在第二蓄电池单格电池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可折叠的框架的蓄电池单格电池组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第一蓄电池单格电池设置在第一部分中;B)将第二部分折叠在第一蓄电池单格电池上;C)将膨胀单元设置在第二部分中;D)将第二蓄电池单格电池设置在膨胀单元上;和E)将第三部分折叠在第二蓄电池单格电池上。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协作以保护在可折叠的框架中的第一蓄电池单格电池、膨胀单元和第二蓄电池单格电池中的每一个并形成蓄电池单格电池。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方案1. 一种用于蓄电池单格电池组件的可折叠的框架,其包括:
单件式主体,其具有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通过活铰链联接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每一个,第一部分构造成接收第一蓄电池单格电池,第二部分构造成接收膨胀单元和第二蓄电池单格电池并且折叠在第一蓄电池单格电池上,而第三部分构造成折叠在第二蓄电池单格电池上。
方案2. 如方案1所述的可折叠的框架,其中单件式主体在未被折叠时具有顶侧和底侧。
方案3. 如方案2所述的可折叠的框架,其中单件式主体的第二部分的底侧具有至少一个孔,而第三部分的顶侧具有至少一个突起。
方案4. 如方案3所述的可折叠的框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孔构造成在框架被折叠时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突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8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