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小电压互感器和感应分压器初级绕组残余阻抗影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6897.2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1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金盛互感器厂 |
主分类号: | G01R15/04 | 分类号: | G01R15/04;H01F38/24;H01F27/28;H01F2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9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小 电压互感器 感应 分压器 初级 绕组 残余 阻抗 影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量测试领域。本方法可减小激磁电流在电压互感器和感应分压器初级绕组残余阻抗上电压降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压互感器和感应分压器的准确度,本发明特别适合于制造高准确度的低频电压互感器和低频感应分压器。
背景技术
电压互感器和感应分压器是电压比例器具,通常把一个较高的电压变成一个较低的电压,以便于进行测量,由于它准确度高,运行可靠,寿命长,所以在发电、输配电、用电、仪器仪表、自动化、继保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电压互感器和感应分压器应用广泛,所以人们对它广有研究。图1为单级电压互感器或感应分压器,由于初级绕组残余阻抗上的电压降不能耦合到次级绕组中去,所以产生了较大的误差。图2为双级电压互感器或双级感应分压器。它们把初级绕组N1残余阻抗上的电压降耦合至绕在2个铁心上的电压绕组N3中去,此时电压绕组几乎无电流,因此电压绕组的残余阻抗上无电压降,而电压绕组与次级绕组是紧耦合的,所以次级绕组从电压绕组得到的电压将是准确的,为V2=V1N2/N1或V2=αV1N2/N1。图3为自耦式双级感应分压器,准确度比图2略高。
对图1所示的单级电压互感器或感应分压器,设初级绕组的残余阻抗为z1=r1+jωI1,初级绕组的感抗为Z1,略计铁损,则由残余阻抗引入的误差为-z1/Z1,也称激磁误差。图2所示的电压互感器或感应分压器,设初级绕组N1的残余阻抗为z1,感抗为Z1,电压绕组N3的残余阻抗为z3,感抗为Z3,则由残余阻抗引入的双级互感器激磁误差为z1z3/[Z1(Z3-Z1)]。感抗Z3-Z1为绕组N3在附加铁心上的感抗,所以-z3/(Z3-Z1)为绕组N3的单级激磁误差,2个单级激磁误差之积(-z1/Z1)[-z3/(Z3-Z1)]即为双级互感器激磁误差。可见,双级互感器绕组N3和附加铁心的作用不是减小z1的影响,而是把z1上的压降取 出后耦合到次级绕组,这与本发明是不同的。图3所示的自耦式双级感应分压器,初级绕组残余阻抗的影响比图2小,其误差是由N1绕组与N2绕组各段间耦合不均匀引起的,各段残余阻抗不等引入误差不大。
如果在初级回路中引入一个电压,抵消电流在残余阻抗上的电压降,则初级电压完全加在初级绕组的电感上,这就消除了残余阻抗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互感器或感应分压器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减小电压互感器和感应分压器初级绕组残余阻抗影响的方法”,其本质是引入一个补偿电压以抵消初级绕组残余阻抗上的电压降影响,这样,初级电压就相当于完全加在初级绕组的电感上,而电感上的电压可以按匝数比例关系耦合到与N1紧耦合的其它绕组中去,于是其它绕组就得到消除了残余阻抗影响的输出电压。由检测绕组,电压跟随器和反相放大器组成一阶有静差系统自动抵消初级绕组残余阻抗上的电压降影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金盛互感器厂,未经上海浦东金盛互感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6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高模高弹聚氨酯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菌性可食性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