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拉鲁肽的固相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6763.0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7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杨树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卫;杨树耀 |
主分类号: | C07K14/605 | 分类号: | C07K14/605;C07K1/06;C07K1/0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军宝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拉鲁肽 相合 成方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合成利拉鲁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II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常用的口服治疗药物包括:双胍类、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 DPP-4抑制剂等。对于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的患者,常采用联合胰岛素治疗。由于目前的治疗方案大多侧重于对血糖的控制,而忽略了对胰岛功能的保护,多数患者最终会出现β细胞功能严重衰退,机体胰岛素敏感性逐渐下降,无论采用饮食控制、二甲双胍还是磺脲类药物,对β细胞受损速度均无影响。利拉鲁肽属于新型降糖药GLP-1类似物,多项试验证明此类药物可以刺激胰岛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抑制凋亡作用,这就意味着糖尿病的病情得到明显缓解,是II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一个革命性的突破。
利拉鲁肽是根据天然的GLP-1(7-37)序列合成的药物,其氨基酸序列为:His-Ala-Glu-Gly-Thr-Phe-Thr-Ser-Asp-Val-Ser-Ser-Tyr-Leu-Glu-Gly-Gln-Ala-Ala-Lys*(gGlu-棕榈酸)-Glu-Phe-Ile-Ala-Trp-Leu-Val-Arg-Gly-Arg-Gly。与GLP-1有95%的同源性,保留了GLP-1(7-37) 的生物活性,其分子结构与天然GLP-1分子不同的是第34位赖氨酸被精氨酸取代,第26位赖氨酸上增加一个由g谷氨酸连接的16碳棕榈酰脂肪酸侧链,使其在体内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后形成可逆的药物-白蛋白复合体,复合体不易被降解,还可以缓慢释放药物使分布时间延长,克服了天然GLP-1(7-37) 易降解的缺点,半衰期达到13小时。
利拉鲁肽由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研制,其母链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再侧链缩合谷氨酸和棕榈酸。2010年1月25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利拉鲁肽在美国上市。2011年10月9日在我国上市。诺和诺德公司制备利拉鲁肽的方法技术难度大,成本及设备要求高,US6458924B2和US6268343B1报道的合成方法中间体需要用液相纯化,步骤繁琐副反应多,并且产生的废液不好处理,试剂使用成本也高。国内报道的利拉鲁肽固相合成专利方法(CN102286092)26位赖氨酸采用Fmoc-Lys(Alloc)-OH,而选择性脱除Alloc需要重金属催化剂Pd(Ph3P)4,一般需要氮气保护下反应,在工业上生产会受到限制。本发明26位赖氨酸采用Fmoc-Lys(Mtt)-OH或Fmoc-Lys(Mmt)-OH,Mtt/Mmt 的选择性保护只需要1%TFA/5%Tis在DCM中,简单易行,工业化生产也不受限制。本发明侧链的缩合采用简单易行的Fmoc-Glu-OtBu和棕榈酸的分步缩合得到利拉鲁肽,而CN102286092专利方法采用特殊的Palmiyoyl-Glu-OtBu试剂缩合侧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步骤简单、所用试剂单一、条件温和、收率高成本低、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固相合成工艺,解决现有工艺的一些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拉鲁肽的固相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Fmoc-Gly-Wang树脂,利用N端具有Fmoc保护和侧链保护的氨基酸为原料,按照利拉鲁肽直链的氨基酸序列从第二个精氨酸开始到第31个组氨酸逐步偶联。26位上的赖氨酸采用的是Fmoc-Lys(Mtt)-OH或Fmoc-Lys(Mmt)-OH,N-末端的组氨酸采用的是Boc-His(Trt)-OH或Boc-His(Boc)-OH。
2)1%TFA选择脱除赖氨酸上的Mtt/Mmt保护基。
3)侧链上依次偶联一个g-谷氨酸和棕榈酸。
4)TFA切割树脂得到利拉鲁肽粗品,制备型液相纯化、冻干得到纯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卫;杨树耀,未经刘卫;杨树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6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