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生物转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5064.4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成琦 |
主分类号: | C05F11/00 | 分类号: | C05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蚯蚓 处理 有机 废弃物 生物转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养殖蚯蚓来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生物转化方法。把蚯蚓放养在经过发酵的有机废弃物中,利用蚯蚓的生命活动来处理有机废物。通过蚯蚓消化道内各种酶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使废弃物中有机物质分解转化,最终形成可利用的蚓粪。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为主,再辅以堆肥和焚烧。但是这些手段都弊端重重。填埋处理需要大额的投资,并且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焚烧法虽然可以利用垃圾发电,但投入的资金很大,且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堆肥法虽然具有资源化、无污染的特点,但是所需要投资的金额也很惊人。
蚯蚓作为一种杂食性动物,食性广、食量大。蚯蚓除了不能吃金属、玻璃、塑料和橡胶外,可以大量食用各种有机废弃物,如纸厂、糖厂、食品厂、水产品加工厂、酿造厂和水沟的废渣污泥。畜禽粪便、果皮菜渣、破布废纸、杂草木屑和垃圾等有机物都是蚯蚓的良好饲料。1亿条蚯蚓一天可吞食40~50t的垃圾,排出20t蚓粪。可见蚯蚓在自然生态中具有促进物质分解转化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利用蚯蚓食性广、食量大的特点,提供一种养殖蚯蚓来处理城市有机垃圾的流程和反应器。
本发明的目的二是通过实验得出适合蚯蚓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值等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一,本专利提出的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的方法如下所述: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需要预处理和最终处理两个程序。预处理就是把废弃物中有机成份和无机成份进行分类。像废菜叶、果皮、剩饭菜等容易分解的垃圾,可以直接粉碎成蚯蚓易吞食的碎屑直接提供给蚯蚓进行处理,够用秸秆、牲畜粪便、工业废渣等纤维含量高且有病菌的固体废弃物,需要经过发酵灭菌以及腐熟堆肥的过程才能提供给蚯蚓进行处理。最终处理是蚯蚓通过蚯蚓反应器对预处理后的废弃物进行最终的处理。蚯蚓反应器见附图2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二,本专利总结出如下适合蚯蚓处理废弃物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温度:最适温度为18~27℃,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蚯蚓发育速度适中,热能量消耗少,活动力强,强壮有力,产卵多,死亡率低。
湿度:蚯蚓生产发育所需饲料的绝对湿度大约为35~40%,如果过湿,会导致蚯蚓呼吸困难,如果过干,则会影响蚯蚓的生长发育。对于成蚯蚓而言,湿度大约在38%左右,幼蚯蚓在35%左右,卵包孵化的湿度在31%左右。
通气:当原料中CO2浓度超过11%,氨气的浓度超过17uL/L、硫化氢浓度超过20uL/L、甲烷浓度超过15uL/L时,会造成蚯蚓死亡。
PH值:蚯蚓能够忍受环境的酸度范围比较大,PH值大约在6~8,但是饲料中以中性或微酸为好,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蚯蚓逃跑。
光照:蚯蚓怕光,直射的强光不利于蚯蚓的生长,紫外光对蚯蚓有刺激作用,在白光、散射光、特别在无光的情况下,都可以正常生长繁殖。
饲料:蚯蚓怕盐、怕单宁味,以腐烂的、酸碱度适合、盐度不高的有机物为食。
生长密度:2万~3万条/平米
在蚯蚓处理废弃物过程中主要有两大产物,一是蚯蚓本身,二是蚯蚓粪。蚯蚓本身可以作为其他动物的饲料,还可以用来提取酶、激素、蛋白、抗菌肽等药用物质,蚯蚓粪可以作为其它植物生长的肥料,蚯蚓及蚯蚓粪提取物具有独特的防病、防虫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物,不仅消除了大量废物,还可以将污泥变成优质的中性肥料,并最终获得大量性能稳定、可利用蚓粪,可谓一举多得。这种方法不仅成本低,没有二次污染,而且可以使有机废物再生增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利用蚯蚓处理废弃物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蚯蚓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利用蚯蚓处理废弃物流程图,如图1所示:
将城市垃圾分捡出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
对于像菜叶、果皮之类易分解的可以直接粉碎放进反应器中
纤维含量高的垃圾如秸秆等,需要经过发酵灭菌、腐熟堆肥后放入反应器内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蚯蚓反应器,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成琦,未经徐成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5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