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S证据理论的视觉词典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4988.2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沈项军;高海迪;朱倩;曾兰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红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证据 理论 视觉 词典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视觉词典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提取所有训练图像的SIFT特征,应用K均值实现初步的视觉字典分类得到K个子类;
S2、设定分类阈值t和熵阈值s,其中分类阈值t表示设定的最大聚类个数即最大视觉单词个数,阈值s表示允许应用D-S证据理论进行子类分解的信息熵阈值;
S3、判断当前的分类数是否小于t,若是,执行步骤S4,若否,执行步骤S7;
S4、对已有分类计算每个子类的信息熵;
S5、选择信息熵最大的一个子类作为当前要分解的类,判断该子类的信息熵是否大于s,若是,执行步骤S6,若否,执行步骤S7;
S6、将当前信息熵最大的子类h运用D-S证据理论进一步分类;
S7、计算新形成的子类的聚类中心,形成视觉词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信息熵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r表示当前子类中属于不同图像类的实际类别个数,p(ai)表示当前类中属于第i类的区域在类中所有区域中所占的比例,且满足p(ai)>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当前信息熵最大的子类为:
其中,h表示当前信息熵最大的子类,m表示当前形成的所有子类的数目,Hj表示第j个类的信息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新形成的子类的聚类中心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表示新形成的子类的数目,n表示第b个子类中图像区域的个数,Fk表示新形成的第b个子类中第k个区域的特征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49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