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刺激作用后静态肌电研究肌疲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4640.3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4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殷涛;刘志朋;王颖;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488 | 分类号: | A61B5/048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刺激 作用 静态 研究 疲劳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刺激作用后静态肌电研究肌疲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采集每一个受试者的静态表面肌电信号,包括:
(1)选择受试者,安排每一个受试者接受实验的时间;
(2)对受试者安置表面肌电电极和刺激电极;
(3)采集静态表面肌电信号;
2)分别对采集到的静态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功率谱分析,
对采集到的静态表面肌电信号,采用周期图法计算得到功率谱,根据功率谱绘制频谱图,计算中值频率,并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刺激作用后静态肌电研究肌疲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选择受试者人数为5个以上,年龄差小于3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刺激作用后静态肌电研究肌疲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表面肌电电极的安置是,将记录电极的作用电极置于所测肌肉肌腹处,参考电极置于肌腱,接地电极则放置于记录电极附近无肌肉处,刺激电极的安置是,放置于运动神经处,与记录电极的距离小于等于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刺激作用后静态肌电研究肌疲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集静态表面肌电信号包括如下过程:
(1)记录一组电刺激作用之前的静息表面肌电信号作为初始信号;
(2)对受试者施加电刺激,持续一定时间后停止,马上记录一组肌肉无动作时的静态表面肌电信号;
(3)休息1min;
(4)再依次进行第(2)、第(3)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刺激作用后静态肌电研究肌疲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功率谱是采用如下方法得到:
周期图法是把随机信号x(n)的N点观测数据xN(n)直接进行傅里叶变换,n为1、2……N,得到XN(Ω),然后对谱的模进行平方运算求得功率谱,公式为:
式中Px(Ω)为真实功率谱Px(Ω)的估计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刺激作用后静态肌电研究肌疲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计算中值频率是采用如下公式:
式中MDF为信号的中值频率,P(f)为各频率点的功率谱能量值,N≥1为信号数据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46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