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向可控激光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4502.5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4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登才;王大勇;杨作运;赵思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5/40 | 分类号: | H01S5/40;H01S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向 可控 激光器 系统 | ||
1.一种方向可控激光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源、波导;
所述的激光源包括:半导体激光器阵列(1),为本系统提供光源,其中每个发光单元镀 增透膜;微透镜阵列(2),将半导体激光器阵列(1)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整形并耦合进光 纤;
所述的波导是光纤拉锥阵列;所述的光纤拉锥阵列包括依次连接的对准段Ⅰ、拉锥集束 耦合段Ⅱ和拉锥重排段Ⅲ;
所述光纤拉锥阵列包括,
对准段Ⅰ
将辐射单元排列为一维线阵,选用与半导体激光器阵列辐射单元数目相同根数的单模光 纤,将光纤的一端排列成线形并固定在一个平板上,间距与半导体阵列激光器bar条的辐射 单元间距、微透镜阵列单元间距相等,以使光一对一的耦合进光纤阵列,此固定段定义为对 准段Ⅰ;
拉锥集束耦合段Ⅱ
去除每根光纤的涂敷层,之后将N根光纤紧密排列,采用熔融拉锥的方法,将密排的光 纤沿纵向拉伸,在各光纤纤芯和包层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使光纤直径减小,从而使两根光纤之 间的距离减小,达到增强光纤内传导光的相互耦合效应的目的;
拉锥重排段Ⅲ
将每根光纤的另一端分别拉锥到纳米量级,并且利用光纤柔韧性好的优点根据所需出射 光束的形状,排成固定一维线形,此固定段定义为拉锥重排段Ⅲ,此段作为激光器系统的出 射端,光纤可重排成圆形排列或正四边形排列;
所述方向可控激光器系统还包括相位控制系统;
所述相位控制系统包括钛扩散铌酸锂集成光波导移相器;经过锁相相干耦合的N路光束 沿光纤继续传播,最后耦合进N路集成光波导移相器中,通过电压控制,使相邻光束之间产 生固定相位差,具有固定相位差的N路光束再耦合进拉锥重排段Ⅲ,形成出射阵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45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 下一篇:透视显示器亮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