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棉的栽培管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14434.2 | 申请日: | 2013-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韩焕勇;陆波涛;余渝;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垦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A01C1/00;A01G7/06;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栽培 管理 方法 | ||
1.一种有机棉的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播前整地:依次为选地、施肥和翻地;其中,
所述选地是选择周围无污染源的土地作为棉田,所述棉田土壤质地为中壤土或轻壤土,有机质含量高于1.5%;
所述施肥是在播种的前一年秋季翻地时,将有机发酵腐熟肥作为底肥均匀地撒在棉田地表,所述有机发酵腐熟肥是由羊粪和油渣按质量比3~5:1混合堆置、发酵而成;
所述翻地是将棉田深翻25~28cm;
第二步,种子处理:依次为选种、脱绒和温汤浸种;其中,
所述选种是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耐瘠薄和耐盐碱的棉花品种;
所述脱绒指将所述棉种用钢刷进行物理脱绒;
所述温汤浸种是先将棉种重量3~5倍的热水倒入容器内,加入棉种搅拌,保持水温在55~60℃,浸泡30~35分钟,再加冷水冷却至常温,浸泡8~10小时,捞出棉种晾干待播;
第三步,播种:依次为点播、覆膜和套种;其中,
当5cm地温达到12℃~15℃时开始点播播种,点播每穴一粒种子,行距为38cm,珠距为10~12cm;
所述覆膜指使用聚乙烯塑料地膜覆盖,覆膜宽度为1膜6行;
所述套种为在棉田四周和中间套种宽2~3米的小茴香或玉米保护带,所述保护带间隔为20膜棉田;
第四步,田间管理,依次为:苗期管理、蕾期管理、花铃期管理和吐絮期管理;
第五步,采收。
2.权利要求要求1所述的有机棉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所述棉田的四周设有宽8米以上的隔离带;所述棉田具有独立灌溉设施。
3.权利要求要求1所述的有机棉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所述田间管理步骤中:
1)所述苗期管理包括:
苗期喷施叶面肥:棉苗3~4片真叶期喷施生物叶面肥;
苗期中耕松土:出苗后7~9天进行中耕松土,棉田中耕深度18~20cm,保护带中耕深度8~10cm;
苗期治草:人工拔除杂草;
苗期害虫治理:苗齐后喷施生物农药防治蓟马,采用诱虫装置或性诱剂诱杀地老虎成虫和越冬的棉铃虫成虫,对玉米保护带喷施生物农药和石硫合剂,喷施生石灰水的上清液或波尔多液对棉花进行叶面杀菌;
2)所述蕾期管理包括:
人工揭膜后进行第一次蕾期滴水和第二次蕾期滴水,两次滴水量均为每亩35~40m3;
蕾期喷施生物叶面肥、防治红蜘蛛和二龄棉铃虫;
人工拔除杂草和病株;
3)所述花铃期管理包括:
对棉珠打顶整枝,每株棉株留果枝7~8台;
花铃期滴水6~8次,总水量控制在240m3/亩;
采用诱虫装置或性诱剂诱杀棉铃虫,并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红蜘蛛;
人工除草、除病株;
4)所述吐絮期管理包括:
人工清除田间杂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垦科学院,未经新疆农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44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