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行反射的无极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13295.1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8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启彰 |
主分类号: | H01J65/04 | 分类号: | H01J65/04;H01J61/35;H01J61/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反射 无极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极灯具,尤指一种可自行反射的无极灯具。
背景技术
照明装置使人类在工作及生活环境中感到更加舒适、愉悦;随着发光二极管技术逐渐发展,其具有低耗能、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反应快等特点,使得发光二极管灯逐渐取代传统钨丝灯。另外,有一种结合荧光灯气体放电原理和高频电磁感应原理的无极灯,亦能取代传统钨丝灯,而相较于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无极灯所产生的热量远低于发光二极管灯,且无极灯单体功率大、有效使用电能高,是新一代技术已成熟且已产品化的实用型长寿命、高光效的光源。
已知无极灯具主要包括一灯壳、设置于该灯壳的一耦合器、供该耦合器装设且电性连接的一灯头结构,该灯壳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及水银蒸气,灯壳内壁涂布有荧光材料,无极灯具以灯头结构安装于外部灯座,对外部灯座施加电力后,将令电流通过灯头结构而输入耦合器,耦合器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会在灯壳内建立磁场,并使惰性气体发生气体放电而激发水银蒸气辐射出紫外线,荧光材料吸收紫外线而照射出可见光。
由于荧光材料吸收紫外线后所产生的可见光线是朝整个灯壳的四面八方照射,所以一般来说会在灯头结构的周围设置一反光罩,以便将朝向灯头结构发射的可见光线朝欲照明的一方向反射回去,藉此增加可见光线的使用效率及整个无极灯具的照度。然而,如此一来,每个无极灯具都必须额外配置一反光罩,势必增加制造成本、零件数量及灯具售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行反射的无极灯具,其能够自行反射光线,而不需要额外的反光罩。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行反射的无极灯具,包括:
一灯头模块,具有一镇流器;
一耦合器,电性连接于该镇流器;以及
一密封灯壳,设置于该耦合器周围并与该灯头模块相互组 接,该密封灯壳内填注有一工作气体,该密封灯壳的一部分内壁涂布有一反射层,该密封灯壳的剩余部分内壁则涂布有一荧光层,该反射层能够将该荧光层所产生的光线朝该荧光层反射出去。
该密封灯壳形成有与其内部相互隔离且供该耦合器置入的一容置腔室,该密封壳体欲组接至该灯头模块的一端成型有一凸缘部。
该无极灯具更包括一连接环,用以在该耦合器置入该容置腔室之后固定该凸缘部、该耦合器及该灯头模块。
该耦合器包含置入该容置腔室内的一芯体、缠绕于该芯体的一导电线及固接该芯体与该灯头模块的一支撑体。
该灯头模块包含与一连接头、成形自该连接头一端的一灯杯、以及与该灯杯和该耦合器相互组接的一转接件。
该连接环具有一开孔,该开孔的内径等于该凸缘部的外径及该支撑体的外径,致使该凸缘部及该支撑体能够卡合于该连接环内。
该密封灯壳形成为一球状灯壳或一环形灯管。
该耦合器放置于该密封灯壳的外部,该耦合器包含环绕该密封灯壳的一环状芯体,及缠绕该环状芯体且电性连接该安定器的一导电线。
所述反射层在接近该密封灯壳的一部分内壁处。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在密封灯壳接近灯头模块的一部分内壁涂布有一反射层,密封灯壳的剩余部分内壁则涂布有一荧光层,反射层能够将荧光层所产生的光线朝该荧光层反射出去;所以本发明的无极灯具能够自行将光线朝着预定的照射方向(亦即:远离灯头模块的方向)集中反射出去,而不需要额外设置一反光罩。因此,本发明能够节省灯具的制造成本、零件数量与灯具售价。而且,本发明还能够增加光线的使用效率并提高灯具亮度。
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具体功能、以及具体的实施例,继以图式、图号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组合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组合剖面图,显示其操作状态;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具体功能,兹列举较具体的实施例,继以图式、图号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启彰,未经陈启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3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