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硝基-4-(1H-吡咯甲基)-N-取代苯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1026.1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2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虞心红;张洋;刘傲霞;吴旭娟;封丛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7/325 | 分类号: | C07D207/3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基 吡咯 甲基 取代 苯胺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2-硝基-4-(1H-吡咯甲基)-N-取代苯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硝基-4-(1H-吡咯甲基)N-取代苯胺衍生物是合成表皮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的重要中间体。2-硝基-4-(1H-吡咯甲基)N-取代苯胺衍生物文献合成方法采取的是分步法,即:先利用仲胺与3-硝基-4-氯苯甲醛反应,以Pd和联吡啶为催化剂生成3-硝基-4-哌啶苯甲醛,收率54%(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0,21:935-938):
或是采用Cs2CO3为碱性试剂,以DMSO为溶剂,室温到100℃下反应30min,收率43%(PCT Int.Appl.,2008057282):
或是在水中反应,收率56%(Vestnik Moskovskogo Universiteta,Seriya 2:Khimiya,1984,25:583-588):
再采用分子间的还原氨化芳构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利用2,5-二氢-1H-吡咯与醛(脂肪醛和芳香醛)反应,以酸为催化剂生成N-烷基吡咯衍生物,收率60~94%(Nirmal K.Pahadi,Miranda Paley,Ranjan Jana,Shelli R.Waetzig,and Jon A.Tunge.J. Am.Chem.Soc.2009,131:16626-16627)
或是利用反式-4-羟基-L-脯氨酸与醛反应,以酸为催化剂在微波条件下生成N-烷基吡咯衍生物,收率42~73%(Indubhusan Deb,Daniel J. Coiro and Daniel Seidel.Chem.Commun.2011,47,6473)
上述方法反应步骤比较多,反应时间比较长,分离得到的中间产物不稳定,总收率低,其中有些反应条件较苛刻,所使用的Pd和联吡啶等催化剂和试剂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锅法”氧化还原芳构化-亲核取代串联反应制备2-硝基-4-(1H-吡咯甲基)-N-取代苯胺衍生物的方法。该法无需分离中间体,经济、高效、实用,绿色环保,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反应过程复杂、反应条件苛刻等多方面的不足。
本发明所要制备的2-硝基-4-(1H-吡咯甲基)N-取代苯胺衍生物,其结构如式I所示:
式I中,R1R2可以分别是直链长度C1~C6的脂肪族碳链(主要指甲基、乙基、正丙基或是-CH2CH2-OH);或是R1R2表示为同一条C4~C9的环状碳链,C4~C9含有杂原子(N、O、S)的环状碳链(例如-CH2CH2OCH2CH2-、-CH2CH2N(CH3)-CH2CH2-)。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式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其主要步骤是:将3-硝基-4-卤素苯甲醛(其结构如式II所示),反式-4-羟基-L-脯氨酸或反式-4-苯甲酰氧基-L-脯氨酸(结构如式III所示),仲胺(结构如式IV所示)及溶剂,在25~140℃反应,得到目标物(式I所示化合物)。
其中式II的X表示的是卤素:F、Cl、Br、I;
式IV中,R1R2的定义与前文所述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式II所示苯甲醛类化合物与式III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3,而式II所示苯甲醛类化合物与式IV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2。
最佳使用投料摩尔比,式II比式III为1∶1.5,式II比式IV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