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吸尘器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0471.6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9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艾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珩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吸尘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吸尘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吸尘器,是运用电风机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真空吸力(负压气流)来收集灰尘、垃圾等,实现清洁环境的效果。因此,吸尘器在使用过程中,吸具与被清洁处的接触,其吸口的状态就会随机变化,使吸入机内的空气流量或流速也将随之改变。当吸具离开被清洁处时,吸口面敞开,气流量增大,使机内的电风机功率增大;当吸具贴近被清洁处时,吸口面变窄,气流量减小,空气负压大增,使机内的电风机功率下降。这一风量/真空度与功率的变化规律,是吸尘器空气动力的固有特性。
对这种风机特性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即吸尘器在吸尘时,由于吸具要与被清洁处相贴近,此时的风机功率随之下降;反之,当吸具离开被清洁处时,此时的风机功率反而上升。或者说,吸尘器在运行期间,不清扫时,电机的功率消耗反而大。因此,上述的风机特性不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吸尘器及其使用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吸尘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尘埃收集过滤装置和电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下述气压采集单元、过零采集单元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下述电气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气压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气压值信号、过零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零点值信号并经过处理后传送给电气驱动单元;
气压采集单元,与所述吸尘器腔体连接,用于采集吸尘器腔体内的气压值信号并将该气压值信号传送给所述单片机;
过零采集单元,与交流电源连接,用于采集交流电源的零点值信号并将该零点值信号传送给单片机;
电气驱动单元,与所述电机连接,用于驱动电机工作。
优选的,所述气压采集单元包括密闭气室以及设置于所述密闭气室内部的气压传感器,所述密闭气室与所述吸尘器腔体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闭气室通过导气软管与所述吸尘器腔体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阻容降压单元,与交流电源、单片机连接,接收交流电源并为所述单片机提供电源。
优选的,所述阻容降压单元输出5V电压。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的速度指示单元和红外接收单元。
一种智能吸尘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电机启动工作,所述气压传感器采集吸尘器腔体的气压值信号并将该气压值信号传送给单片机,同时,所述采集交流电源的零点值信号并将该零点值信号传送给单片机;
步骤二:所述单片机接收上述气压值信号和零点值信号,经过处理后传送给电气驱动单元;
步骤三:所述电气驱动单元接收单片机传送的信号后驱动电机工作。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单片机接收气压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气压值信号、过零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零点值信号并经过处理后传送给电气驱动单元,电气驱动单元驱动电机降低转速或提高转速,从而实现根据气压值自动调节吸尘器功率的大小,更加安全,同时也节约了能源;
(2)通过单片机识别气压值信号稳定与不稳定来识别外围的情况,并且自动调节电机的运行状况,当使用者忘记关闭吸尘器、使用过程中需要离开一段时间,吸尘器可根据气压值信号的变化自动关闭或降低到低功率运行,可节能降噪,且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智能吸尘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尘埃收集过滤装置和电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下述气压采集单元、过零采集单元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下述电气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气压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气压值信号、过零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零点值信号并经过处理后传送给电气驱动单元;
气压采集单元,与所述吸尘器腔体连接,用于采集吸尘器腔体内的气压值信号并将该气压值信号传送给所述单片机;
过零采集单元,与交流电源连接,用于采集交流电源的零点值信号并将该零点值信号传送给单片机;
电气驱动单元,与所述电机连接,用于驱动电机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艾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艾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枢转动作薄型镰刀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