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浸溶液中铜、铬、锌的分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8211.5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4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彦;袁文辉;徐志峰;月日辉;揭晓武;杨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26 | 分类号: | C22B3/26;C22B3/44;C22B15/00;C22B34/32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分离 方法 | ||
1.一种酸浸溶液中铜、铬、锌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过程的步骤依次包括:
(1)将含铜、铬、锌离子的酸浸溶液中加入萃取剂进行萃取铜,有机相中的铜经硫酸反萃后得以分离提取;
(2)萃取后的萃余相除油后,调整溶液pH值,加入可溶性磷酸盐,进行磷酸沉铬反应,进而磷酸铬与氢氧化铬形成复合共沉淀物;
(3)进行过滤分离,得到磷酸铬氢氧化铬复合沉淀物和含锌滤液,实现铬和锌选择性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浸溶液中铜、铬、锌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铜、铬、锌离子的酸浸溶液中的铜离子含量为0.1~15g/L,铬离子含量为0.1~20g/L, 锌离子含量为0.1~30g/L,溶液pH值小于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浸溶液中铜、铬、锌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萃取铜采用LIX984N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萃取相比O/A为0.5~2,常温下搅拌萃取5~15min,2~4级萃取;洗涤后使用100~300g/L硫酸反萃含铜有机相,反萃相比O/A为0.5~2,常温下搅拌反萃5~15min,1~2级反萃,反萃液得到硫酸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浸溶液中铜、铬、锌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萃余液经活性炭除油后,加入碱液调整萃余液pH值为1.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浸溶液中铜、铬、锌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分离铜后,采用可溶性磷酸盐选择性沉淀分离铬和锌离子,磷酸盐添加量以磷酸根计,磷酸根与铬离子摩尔比为0.2~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浸溶液中铜、铬、锌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磷酸沉铬反应是在60~90℃温度下,反应60~1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浸溶液中铜、铬、锌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磷酸沉铬反应过程进行搅拌,搅拌线速度为100~400 m/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浸溶液中铜、铬、锌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反应完成后过滤分离,铬形成磷酸铬与氢氧化铬复合沉淀物留着滤饼中,锌保持在溶液中,达到铬、锌选择性分离效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浸溶液中铜、铬、锌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盐为磷酸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浸溶液中铜、铬、锌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铜、铬、锌离子的酸浸溶液为含铜、铬、锌成分电镀污泥的酸浸后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江西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82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
- 下一篇:同时富含植物纤维与益生菌的固定化益生菌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