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评价非饱和土渗透特性的圆锥贯入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5289.1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1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军;邹海峰;刘松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评价 饱和 渗透 特性 圆锥 贯入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饱和土渗透特性的测定新方法,属于岩土工程和环境岩土工程测试领域中一种能够原位评价非饱和土渗透特征的多功能孔压静力触探装置。
背景技术
静力触探是指利用压力装置将有触探头的触探杆压入试验土层,通过量测系统测试土的贯入阻力、侧壁摩阻力等,可确定土的某些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如土的变形模量、土的容许承载力等。静力触探技术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国际上广泛应用静力触探,部分或全部代替了工程勘察中的钻探和取样。我国于1965年首先研制成功电测静力触探并应用于勘察。近几年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静力触探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土层的孔隙水压力、电阻率、污染物性状、温度、甚至影像。国外已将之大量应用于环境岩土工程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染物往往由地表浅部非饱和土往饱和土运移,因此,污染物运移规律的研究首先需要确定非饱和土的渗流特征。非饱和土中渗流特征通常采用体积含水量函数θ(h)和渗透系数函数K(h)来描述,可通过直接试验方法和间接方法获得。直接试验方法包括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传统的现场试验如张力入渗仪试验适用范围局限在地表以上较浅的区域,且测试时间长,工作量大。室内试验方法依赖于取样技术,因此受到取样扰动和尺寸效应的影响,给出的渗透特征可靠性不强,且对污染土而言还需防止试验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因此最新的研究趋势为采用间接方法来评价非饱和土的渗透特征,其中最为常用和简便的是数值反演方法。
数值反演方法首先假定体积含水量函数θ(h)和渗透系数函数K(h)可以近似采用若干个有限未知参数的解析式来表达,赋予这些未知参数初值,然后把赋予了初值的θ(h)和K(h)代入表征瞬时流的控制方程,并联合试验可控制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形成可完整描述渗流状态的数学模型,最终求解该数学模型。将渗流方程的解与试验观测值进行对比和分析,改进和优化未知参数的赋值,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达到最小,从而确定θ(h)和K(h)。利用这一原理,结合常规孔压静力触探(CPTU)探头,本发明提出了一个可利用数值反演方法来评价非饱和土渗流特征的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国内现有单双桥静力触探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可用于评价非饱和土渗透特性的圆锥贯入仪。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用于评价非饱和土渗透特性的圆锥贯入仪采用同轴电缆传递信号和数据,贮水箱和输水管提供测试所需的水源,在探头内的上部设有模数转换器和测斜仪;在探头内的中部从上至下顺序设有第一多孔不锈钢过滤环、第二多孔不锈钢过滤环和第三多孔不锈钢过滤环,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第一多孔不锈钢过滤环和第二多孔不锈钢过滤环的内部;在探头内的下部为侧壁摩擦筒,在侧壁摩擦筒内设有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在侧壁摩擦筒的下部设有孔压过滤环,孔压过滤环的下部设有圆锥探头;贮水箱的出水口接输水管,输水管的另一端从探头上部穿入到第三多孔不锈钢过滤环。
第一多孔不锈钢过滤环、第二多孔不锈钢过滤环和第三多孔不锈钢过滤环的外径尺寸相同,第三多孔不锈钢过滤环的高度为第一多孔不锈钢过滤环、第二多孔不锈钢过滤环高度之和。
本发明的可用于评价非饱和土渗透特性的圆锥贯入仪,其渗透特征测试部分主要由贮水箱、输水管、模数转换器、多孔不锈钢过滤环、压力传感器及其内部的电路系统组成。探头贯入土层后,到达试验所需的测试点时停止贯入,打开贮水箱阀门,水经过输水管进入探头内部,探头内的水从探头中部的第三多孔不锈钢过滤环流出,进入探头周围的非饱和土中。第一多孔不锈钢过滤环和第二多孔不锈钢过滤环内部的压力传感器记录周围非饱和土在不同时刻的孔隙水压力。地表微机伺服控制系统保持第三多孔不锈钢过滤环中水头压力为常量,采集系统记录不同时刻贮水箱中累计流出的水量,以提供数值反演计算所需的参考值。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反演分析得到非饱和土的体积含水量函数θ(h)和渗透系数函数K(h)。
有益效果:污染物往往为由地表浅部非饱和土朝饱和土方向运移,因此,污染物运移规律的研究首先需要确定非饱和土的渗流特征。本发明解决了国内现有的单双桥静探技术不能评价地下非饱和土渗流特征的缺陷,通过贯入过程中注水试验记录的累计流出水量和一定间距处非饱和土中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能廉价、方便、快捷、原位的评价非饱和土的原位渗流特征,使得静力触探技术能更准确、全面地服务于岩土工程领域。该项技术具有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元件装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5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色温的LED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数字电磁感应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