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行冷却液回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1183.4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4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H·G·奎克斯;赖讷·拉赫;J·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33 | 分类号: | F02M26/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行 冷却液 回路 方法 | ||
1.一种用于运行内燃机的冷却液回路的方法,其中所述冷却液回路包括:
至少一个主冷却液泵,其位于发动机汽缸体的上游,和
至少一个汽缸体冷却回路,
旁通管路,其将冷却液节温器与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出口处布置的阀门连接;
至少一个EGR冷却器,所述EGR冷却器至少被连接至热交换器回路,并且经由连接管路被进一步连接到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的所述出口处的所述阀门,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中的温度判断通过汽缸体冷却回路的流是否要被停止,
如果通过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的冷却液流不被停止,则允许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流动并且调节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的所述出口处的所述阀门以使冷却液沿着从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的所述出口到所述冷却液节温器的前进方向经过,
如果通过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的所述冷却液流被停止,并且如果再循环排气将被冷却,则切换控制阀门以停止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流,启动辅助冷却液泵并且调节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的所述出口处的所述阀门以使冷却液沿着从所述冷却液节温器到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的所述出口的相反方向经过并且接着经由所述旁通管路和所述连接管路流到所述EGR冷却器,同时绕过所述主冷却液泵和所述发动机汽缸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在发动机冷启动后在所述发动机的预热阶段期间停止通过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的所述冷却液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通过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的所述冷却液流不被停止并且如果再循环排气将被冷却,则调节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的所述出口处的所述阀门以使冷却液经由所述连接管路同样从所述汽缸体冷却回路的所述出口到所述EGR冷却器经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冷却液回路进一步包括布置在所述主冷却液泵和所述冷却液节温器之间的阀门,被布置在所述主冷却液泵和所述冷却液节温器之间的所述阀门进一步耦连到所述热交换器回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启动所述辅助冷却液泵而切换布置在所述主冷却液泵和所述冷却液节温器之间的所述阀门的位置以使冷却液从所述热交换器回路到所述旁通管路地经过并且接着以相反方向通过所述旁通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通过所述旁通管路的反向冷却液流旁通所述主冷却液泵时,所述主冷却液泵被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车辆乘客舱加热器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燃机包括分开式冷却系统。
8.一种用于运行发动机液体冷却液回路的方法,其包括:
在冷却液流过发动机汽缸体的第一模式期间,使冷却液沿着从所述发动机汽缸体下游的阀门到主冷却液泵上游的冷却液节温器的前进方向流动通过旁通管路,和
在通过所述发动机汽缸体的冷却液流被阻挡并且再循环排气将被冷却的第二模式期间,使冷却液沿着从所述冷却液节温器到所述阀门的相反的方向流动通过所述旁通管路,流过EGR冷却器,并且然后流入热交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通过改变被布置在所述主冷却液泵和所述发动机汽缸体入口之间的控制阀门、被布置在所述冷却液节温器和所述主冷却液泵之间的阀门以及所述发动机汽缸体下游的所述冷却液节温器和被布置在所述发动机汽缸体下游且在所述冷却液节温器上游的所述阀门的位置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模式包括经由辅助泵使冷却液循环通过第二回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模式期间,停用主冷却液泵。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发动机冷启动和预热状况,控制系统从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中选择。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交换器是乘客舱加热系统的加热器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使乘客舱加热空气吹过所述加热器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11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