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分析装置与方法及阻抗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1010.2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7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罗一峰;庄凯翔;张用玺;游爵豪;龚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分析 装置 方法 阻抗 | ||
1.一种电池分析装置,适于一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具有至少一电池芯,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分析装置包括:
一电源供应单元,用以提供一变频电压信号至该至少一电池芯,其中该变频电压信号具有多个频率,这些频率的范围介于一第一频率与一第二频率之间;
一信号提取单元,用以提取该至少一电池芯响应于该变频电压信号而产生的一电流信号;
一信号调节单元,耦接该电源供应单元与该信号提取单元,用以接收并调节该变频电压信号与该电流信号,以产生调节后的该变频电压信号与调节后的该电流信号;
一频域分析单元,耦接该信号提取单元,用以接收调节后的该变频电压信号与调节后的该电流信号,并对调节后的该变频电压信号与调节后的该电流信号进行一频域分析,以获得一频域参数;
一时域分析单元,耦接该信号提取单元,用以接收调节后的该变频电压信号与调节后的该电流信号,并对调节后的该变频电压信号与调节后的该电流信号进行一时域分析,以获得一时域参数;以及
一处理单元,耦接该频域分析单元与该时域分析单元,用以接收并依据该频域参数、该时域参数,以取得对应该至少一电池芯的电化学特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处理单元更依据该至少一电池芯的电化学特征与一温度信号,以估计该至少一电池芯的残余容量与健康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源供应单元包括:
一频率调制单元,用以提供这些频率;以及
一电压供应单元,耦接该频率调制单元,用以依据这些频率,以产生该变频电压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池模块中的该至少一电池芯的个数为多数个,该电池分析装置还包括:
一检测单元,耦接该电源供应单元,用以检测该变频电压信号的频率是否等于该第二频率,而据以产生一检测信号;以及
一切换单元,耦接该检测单元与该电源供应单元,用以依据该检测信号,而依序切换该变频电压信号至这些电池芯;
其中,该信号提取单元依序提取这些电池芯响应于该变频电压信号而产生的多个电流信号,该信号调节单元接收并调节该变频电压信号与这些电流信号,以产生多个调节后的这些变频电压信号与多个调节后的这些电流信号,该频域分析单元对这些调节后的该变频电压信号与这些调节后的这些电流信号进行该频域分析,以获得多个频域参数,该时域分析单元对这些调节后的这些变频电压信号与这些调节后的这些电流信号进行该时域分析,以获得多个时域参数,该处理单元接收并依据这些频域参数、这些时域参数,以取得对应这些电池芯的电化学特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处理单元更依据这些电池芯的电化学特征与一温度信号,以估计这些电池芯的残余容量与健康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池分析装置以实时线上的方式对该电池模块进行分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池分析装置可以集成电路设计的方式设置成一芯片,且可配置于任何具有电池的电子装置上。
8.一种电池分析方法,适于一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具有至少一电池芯,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分析方法包括:
提供一变频电压信号至该至少一电池芯,其中该变频电压信号具有多个频率,这些频率的范围介于一第一频率与一第二频率之间;
提取该至少一电池芯响应于该变频电压信号而产生的一电流信号;
调节该变频电压信号与该电流信号,以产生调节后的该变频电压信号与调节后的该电流信号;
对调节后的该变频电压信号与调节后的该电流信号进行一频域分析,以获得一频域参数;
对调节后的该变频电压信号与调节后的该电流信号进行一时域分析,以获得一时域参数;以及
依据该频域参数、该时域参数,以取得对应该至少一电池芯的电化学特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依据对应该至少一电池芯的电化学特征与一温度信号,以估计该至少一电池芯的残余容量与健康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10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重机及其配重提升装置
- 下一篇:折臂随车起重机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