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隐藏式复位缓冲抽屉导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0042.0 | 申请日: | 201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8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联堡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88/08 | 分类号: | A47B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52830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隐藏 复位 缓冲 抽屉 导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具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隐藏式复位缓冲抽屉导轨。
背景技术
居家抽屉的开关启闭追求的是舒适,办公抽屉的启闭过程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轻轻一推,悄无声息,安静生活,方便你我。抽屉的启闭用上下配合的两对导轨足以使其开关自由顺畅,但关闭时极易发生撞击,而产生噪声,更甚者由于撞击反弹而不能使抽屉完全复位,致使密封不严,漏气藏尘。为解决此问题,不少专利提出在导轨上安装缓冲装置予以改善。如中国专利号:201020233273.8提出了一种抽屉滑轨缓冲装置,包括上导轨、下导轨、凸台和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通过自身卡扣 与上导轨 连接,凸台通过T 型槽与下导轨连接;上支座通过自身卡扣(和挡板连接并限制了除沿下支座移动外的所有自由度;封头通过卡扣 固定在下支座上并将滑块封闭在下支座的长槽中;滑块通过孔轴间隙配合连接在上支座上;阻尼元件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架和下支架连接,其特征在于:下支座上有一个矩形长槽,所述矩形长槽的宽度大于滑块的厚度,滑块可沿此矩形长槽往复移动。这种结构虽然能起到、消除关闭噪音、缓冲效果好的效果,但是其采用单边偏转结构存在着以下不足:1、由于滑轨成对(左右各一付滑轨组成一对滑轨)使用,该单边偏转结构的回位缓冲机构必须分为左右各一付来配合滑轨使用。2、该单边偏转结构的回位缓冲机构如有损坏或失效将导致整对滑轨失去回位缓冲功能。3、该单边偏转结构的回位缓冲机构分为左右各一付来配合滑轨使用,增加了产品库存,增加了管理成本。4)单边偏转结构稳定性能差,长时间使用后,随着滑道的磨损,偏转机构容易打滑导致无法自锁,从而失去缓冲复位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工作性能稳定可靠,缓冲结构不分左右,降低库存及管理成本的新型隐藏式复位缓冲抽屉导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隐藏式复位缓冲抽屉导轨,其包括动滑轨和静滑轨,及设于上述两者间的复位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缓冲装置包括安装在静滑轨上的固定板,该固定板上设有呈“T”字型分布的复位滑道和自锁滑道,两滑道间由圆弧过渡连接,上述两滑道内设有复位滑块和挂钩滑块,所述的挂钩滑块分为左摆块和右摆块,两摆块可沿着滑道走向左右摆动地安装在复位滑块前端,所述的左摆块和右摆块相对一侧各设有一挂针槽和防脱钩,相对应地,所述的静滑轨上设有可以挂扣在挂钩滑块上的挂针。
所述的复位滑块与设在固定板尾端的复位弹簧和缓冲液压缸连接。
所述的左摆块和右摆块上均设有沿着滑槽侧壁滑行的导向柱。
所述的左摆块和右摆块上的挂针槽和防脱钩上下错位设置。
所述的左摆块和右摆块的尾端设有固定孔,上述摆块通过该固定孔可左右偏摆地安装在复位滑块前端的转轴上。
所述的左摆块和右摆块的尾端设有防噪触点抵压在复位滑块上。
所述的左摆块和右摆块上的防脱钩为弹性件,其下端悬空设置在摆块的前端。
所述的复位滑块前端设有防跳压块按压在左摆块上的防跳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市场竞争力。2)摆块设计为对称偏转结构,如有一边摆块损坏或失效不会影响该机构的回位缓冲功能;3、由于摆块设计为对称偏转结构,故该机构不分左右应用于左右滑轨,降低了库存和管理成本。4)双摆块设计,令复位弹簧的拉力施加在左右两摆块上,降低摆块工作压力,从而减轻摩擦,在延长其工作寿命的同时,提升稳定性,避免复位滑块自行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装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去除动滑轨后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中缓冲装置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扣钩滑块与挂针扣合状态图。
图6本发明导轨打开过程扣钩滑块动作流程图。
图7本发明挂针与防脱钩复位动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联堡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联堡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0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