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换热器以及换热器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90001074.1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5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尼斯·蒂姆;尤韦·福斯特;佩德罗·冈萨雷斯雷切亚;克劳斯·哈斯登托伊菲尔;赫伯特·霍夫曼;马丁·卡斯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洱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8D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德国斯图加***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以及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以及一种换热器布置结构。
现有技术
在机动车辆中的机动车辆空调设备中使用机动车辆制冷剂回路,在这些回路中使用冷凝器,可使由压缩机使其达到高压的制冷剂冷却并冷凝。然后,使这样冷凝的制冷剂在沿流动方向连接在冷凝器之后的蒸发器中蒸发,从而通过流经蒸发器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使空气冷却,以便能够对机动车辆的车辆内室进行调温或者冷却。
因此,为了提高蒸发器功率,使制冷剂在冷凝器中以比纯粹冷凝所需更大的程度冷却。因此进一步降低进入蒸发器的输入焓。在使用冷却剂冷却式冷凝器(也被称作间接冷凝器)的情况下,冷凝器的废热不是直接释放到空气中,而是释放到在冷却剂回路中被连接在其之间的冷却剂中,其中,在冷却剂回路中冷却剂的最低温度因此明显比在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中更高,这是因为在冷却剂回路中所使用的冷却剂具有明显比在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中用来冷却制冷剂的环境空气更高的冷却剂温度。这意味着,在这些所谓的间接冷凝器中,在蒸发器处的输入焓没有降低到这么低,从而导致蒸发器的功率损耗。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不具有这些问题,但它在车辆前部区域需要相对大的安装空间,在现代机动车辆中不是总能或者不能总是以所需范围提供该相对大的安装空间。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也有问题,即,这些冷凝器在车辆前部有损坏的事故中常常被损坏,并且于是制冷剂可能流出,其中,在使用现代化学制冷剂的情况下,这会导致相当大的费用。就此而言,要力争的是将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从机动车辆前部区域中移出,以在事故情况下保护这些冷凝器。但是,这不能利用空气冷却技术来实施,因为例如在发动机舱的另一位置上无法提供足够的空气来冷却制冷剂。因此,有利的是,冷凝器以采用冷却剂冷却的方 式工作。
作为问题的解决方案,WO2004/085810提供一种再冷却器,该再冷却器以低温冷却器的冷却剂工作。但是,这具有的缺点是,用来提供低温冷却剂的连接费用非常高,并且经常导致整个系统具有更差的可调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解决了上面提到的问题且还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再冷却器,该再冷却器使得在压缩机之后的制冷剂再冷却,使得制冷剂在蒸发器处具有可接受的输入焓。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布置结构,该布置结构解决了前面提到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上述目的通过一种具有以下特征的换热器实现。特别是在与冷却剂冷却式冷凝器的共同作用下有利的是使用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具有第一管子/翅片组件和设置在第一管子/翅片组件两侧的第一集流管,第一集流管与第一管子/翅片组件的管子连通;以及具有第二管子/翅片组件,该第二管子/翅片组件带有设置在第二管子/翅片组件两侧的第二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与第二管子/翅片组件的管子连通,其中,第一管子/翅片组件和相应的第一集流管一起形成为空气冷却式低温冷却剂冷却器,以及第二管子/翅片组件和相应的第二集流管形成为空气冷却式制冷剂冷却器,其中,第一管子/翅片组件的设置在第一管子/翅片组件的每一侧的集流管分别与第二管子/翅片组件的集流管相互连接。
这样构成的低温冷却剂冷却器可以被用于使来自冷却剂冷却式冷凝器的制冷剂冷却,其中,在该冷凝器之后使用空气冷却式制冷剂冷却器作为再冷却器,以将来自用低温冷却剂冷却的冷凝器的制冷剂冷却至较低温度。
在这里有利的是,第一以及第二管子/翅片组件的相互连接的集流管一体形成。在这里,“一体”仅仅是指,集流管被设计成相互连接,其中,在第一和第二管子/翅片组件采用单件式集流管的情况下,连接成的共同的集流管同样是一体形成。在使用带有集流管底和集流管盖的两件式集流管的情况下,由于共同的集流管也由管底和管盖构成,因此它们也被设计成两件式。
此外还有利的是,第一管子/翅片组件的第一根集流管和第二管子/翅片组件的第一根集流管一体形成以及第一管子/翅片组件的第二根集流管和第二管子/翅片组件的第二根集流管一体形成。在此,对于两件式集流管的设计而言, 上述内容同样适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也有利的是,第一管子/翅片组件的第一根和/或第二根集流管具有第一和/或第二流体接口,以及第二管子/翅片组件的第一根和/或第二根集流管具有第三和/或第四流体接口。在这里,根据连接情况,有利的可以是,在第一实施例中,两根集流管分别具有入口以及出口作为流体接口,或者在有转向的情况下,管子/翅片组件的入口和出口也完全可以设置在一根集流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洱两合公司,未经贝洱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900010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器水室分程隔板上检修孔装置
- 下一篇:六管双水路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