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实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8137.8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4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G.福多;M.贝勒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H04W76/14;H04W92/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予红;张懿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实现 用户 设备 之间 直接 模式 通信 方法 | ||
1.一种在服务于第一移动无线电网络(210)中的第一用户设备(230)的第一无线电网络节点(220)中用于实现在无线电链路(250)上与由第二无线电网络(270)中的第二无线电网络节点(280)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290)的装置对装置D2D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621)与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节点的连接(260);
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230)接收(622)对于实现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90)的所述通信的请求;
响应于接收的请求并经由建立的连接(260),将包括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230)相关的信息的第一消息发送(623)到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节点(280)以由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节点(280)用于配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90);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并经由所述建立的连接(260),从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节点(280)接收(624)包括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90)相关的信息的第二消息以由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节点(220)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230);
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230)发送(625)包括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90)相关的接收信息的第三消息以及传送信标的命令以便实现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90)的所述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连接包括:朝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节点(280)发送包括与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节点(220)相关的信息的第一配置消息,并从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节点(280)接收包括与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节点(280)相关的信息的第二配置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利用逻辑接口。
4.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230)接收到所述请求而执行所述连接(260)的建立。
5.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无线电链路(250)使用混合TDD/FDD双工。
6.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各进一步包括有关分别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230)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90)使用的一个或多个PRB的信息。
7.一种在由第一移动无线电网络(210)中的第一无线电网络节点(220)服务的第一用户设备(230)中用于实现在无线电链路(250)上与由第二无线电网络(270)中的第二无线电网络节点(280)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290)的装置对装置D2D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节点(220)发送(701)对于实现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90)的所述通信的请求;
响应于发送的请求,从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节点(220)接收(702)包括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90)相关的信息的第一消息以及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90)发送信标的命令;
发送(703)包括与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节点(220)相关的信息的信标;
响应于发送的信标,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90)接收(705)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90)能够参与D2D无线电链路的第二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时,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90)同步(706)以发起所述通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同步包括:从操作在第二频带或信道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90)接收时间校正,以及向操作在第一频带或信道的第二用户设备(290)发送时间校正。
9.如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无线电链路(250)使用混合TDD/FDD双工。
10.如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230)的标识。
11.如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标进一步包括有关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节点(220)的操作频率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81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