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聚酯类树脂构件与橡胶构件的硫化粘接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3937.0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5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稻田茂则;清水敏喜;松野纯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12 | 分类号: | C08J5/12;B29C65/70;B29D30/06;B32B25/08;B60C1/00;C08L23/22;C08L23/28;C08L61/12;C08L61/28;C08L67/02;B29K10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5 | 代理人: | 钟守期,苏萌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聚酯 树脂 构件 橡胶 硫化 粘接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聚酯类树脂构件与橡胶构件在该橡胶构件硫化成型时粘接的硫化粘接体。另外,还涉及在内衬层其他部分具备这种硫化粘接体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例如,为保持轮胎的气压恒定,在充气轮胎的内侧面设有内衬层作为空气透过抑制层。该内衬层一般由丁基橡胶或卤素化丁基橡胶等气体难以透过的橡胶层构成,但为了轮胎的轻量化,研究了可薄壁化的树脂膜的使用。但是,树脂膜等树脂构件一般存在与橡胶构件的粘接性差的问题。
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为了提高在橡胶层和聚酰胺类树脂层的层叠体中两者的粘接性,使聚酰胺类树脂层含有间苯二酚·甲醛缩合物、使橡胶层含有N-烷氧基甲基尿素衍生物。但是,就该技术而言,树脂构件限定于聚酰胺类树脂,不适用于反应点少的聚酯类的树脂构件。
下述专利文献2提出了在获得由丁腈橡胶等橡胶构件和尼龙等树脂构件构成的用于构成汽车用冷却器软管等的硫化粘接体时,在橡胶组合物中预先添加间苯二酚、和六亚甲基四胺或甲醛化合物这样的亚甲基供体。另外,下述专利文献3提出了在含有膜和橡胶组合物层的层叠体的充气轮胎中,在橡胶组合物中预先添加甲酚·甲醛缩合物或改性间苯二酚·甲醛缩合物、和改性醚化羟甲基三聚氰胺等亚甲基供体,其中所述膜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但是,这些文献中认为,在橡胶组合物中添加的间苯二酚或其衍生物与亚甲基供体的反应生成物与树脂构件中的氨基或羟基等官能团的相互作用使粘接性提高。因此,为了提高粘接性,与橡胶构件硫化粘接的树脂构件基本上限定于聚酰胺类树脂。另外,要求将间苯二酚类甲醛缩合物和亚甲基供体一起预先配合到橡胶组合物中,并没有教导分别将它们预先配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09-2399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0671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专利48586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以上问题点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硫化粘接体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硫化粘接体能够提高热塑性聚酯类的树脂构件对橡胶构件的粘接性。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者鉴于上述课题并认真地研究发现,通过预先在热塑性聚酯类的树脂构件中添加间苯二酚类甲醛缩合物并在橡胶构件中预先添加三聚氰胺·甲醛类树脂,即使是反应点少的聚酯类也能够提高与橡胶构件的粘接性。本发明基于该见解。
即,实施方案的硫化粘接体是由热塑性聚酯类的树脂构件和与该树脂构件硫化粘接的橡胶构件构成的硫化粘接体,在所述树脂构件中含有间苯二酚类甲醛缩合物,在所述橡胶构件中含有三聚氰胺·甲醛系树脂。
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在内衬层部位、胎侧部部位或者胎圈部部位含有该硫化粘接体。
实施方案的硫化粘接体的制造方法包括:获得含有间苯二酚类甲醛缩合物的热塑性聚酯类的树脂构件的步骤;在构成橡胶构件的材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甲醛类树脂并混合的步骤;和获得硫化粘接体的步骤,所述获得硫化粘接体的步骤为通过在构成所述混合后的橡胶构件的材料和所述树脂构件连接的状态下,进行硫化成型。
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为用所述硫化粘接体的制造方法制作内衬层部位、胎侧部部位或者胎圈部部位。
发明的效果
通过上述实施方案,仅通过在混炼时添加用于粘接的试剂,就能够提高橡胶构件和树脂构件的粘接性。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剖面图。
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相关的事项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案的硫化粘接体由热塑性聚酯类的树脂构件和与该树脂构件硫化粘接的橡胶构件构成。在成形为膜等特定的形状之前,在该树脂构件中添加间苯二酚类甲醛缩合物并混合。另外,在用于通过硫化成型构成橡胶构件的橡胶材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甲醛类树脂并混合。
认为通过在橡胶材料与树脂构件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硫化成型,树脂构件中的间苯二酚类甲醛缩合物与橡胶材料中存在的三聚氰胺·甲醛类树脂的羟甲基反应或与由三聚氰胺·甲醛类树脂供给的甲醛等反应。认为由此在橡胶构件和树脂构件的界面或者界面附近形成间苯二酚类树脂硬化物。推测该树脂硬化物在橡胶构件和树脂构件的界面形成粘接剂树脂层或者在界面或其附近形成与树脂构件的树脂聚合物链或橡胶构件的橡胶聚合物链之间缠绕的状态,认为由此提高粘接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39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聚乳酸的建筑构件
- 下一篇:抗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