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射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8441.4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1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藤内亚纪子;庄司俊明;小林信高;增田晓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S2/00;G03B27/54;H04N1/028;H04N1/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俞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射 装置 以及 图像 读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射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读取装置的照射装置将光射向原稿,该图像读取装置接受该照射光在原稿上反射来的光,从而生成包含表现在原稿上的信息的图像数据。照射光的光源大多使用氙气灯、卤素灯,但近年来,为了迎合省电化的潮流,趋于将氙气灯、卤素灯换成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一般在原稿的折痕、褶皱、以书籍为原稿时的页面的开口附近等,由图像读取装置生成的图像数据所示的图像上可能形成影子。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传感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2分支线状光源装置为了抑制上述影子的产生,而从多个方向将照明光照射至原稿。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传感器具备棒状的导光体,该导光体传输来自配置于端部的LED的光。导光体具有:使传输来的光散射并反射的第1及第2光散射层、将经过第1光散射层散射并反射的光射出的第1射出部、以及将经过第2光散射层散射并反射的光射出的第2射出部。从第1射出部射出的光(主光)从斜向直接照射至原稿的照射部。从第2射出部射出的光(副光)被反射体反射,并从斜向照射至原稿的照射部。从相对于使被原稿的照射部反射的光收敛的透镜体的主光的相反侧将副光照射至原稿的照射部。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传感器中,为了通过使主光与副光的光量处于平衡,从而减少由折痕或褶皱产生的影子,使第2光散射层的宽度大于第1光散射层。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2分支线状光源装置中,从导光体的长边方向观察到的反射镜(反射体)的剖面形状形成为椭圆状或抛物线状。由此,被反射镜反射并照射原稿读取面的光(副光)的扩散宽度大致等于直接照射原稿读取面的光(主光)。
此外,主要将氙气灯用作为光源,但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的阴影(shading)修正方法,该方法从相对的斜向将来自光源的直接光以及经由反射构件的反射光照射至原稿,来对副扫描方向的照度分布进行调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2192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8-216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1-1487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传感器中,原稿照射部上,原稿传输方向的主光与副光各自的扩散宽度不同,而均从斜向将主光及副光照射至原稿的照射部。在该情况下,若原稿在上述透镜体的光轴方向上离开图像传感器的距离产生变化,则原稿在照射部下的照度可能根据该距离而变化。因此,对于在书籍页面的开口附近等无法将原稿配置于离开图像传感器的规定距离的部分,在所生成的图像数据所示的图像上,其浓淡可能发生变化。
引用文献2或3所记载的2分支线状光源装置中,采用具有椭圆状或抛物线状的剖面形状的反射镜。这样的反射镜需要在2分支线状光源装置以高精度进行定位,不易于组装2分支线状光源装置。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得以完成,因此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加深照明深度、且易于组装的照射装置等。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照射装置具备:发出光线的光源部;在端部附近配置有光源部的透明且呈棒状的导光体;第1扩散反射部,该第1扩散反射部在导光体的长边方向延伸并设置,并使在导光体内部传输的光扩散并反射;第1射出部,该第1射出部是在位于第1扩散反射部的反射方向的导光体的外表面上、沿长边方向延伸的部分,作为主光射出被第1扩散反射部反射的光;第2扩散反射部,该第2扩散反射部沿着导光体的长边方向延伸并设置,并使在导光体内部传输的光扩散并反射;第2射出部,该第2射出部是在位于第2扩散反射部的反射方向的导光体的外表面上、沿长边方向延伸的部分,作为副光射出被第2扩散反射部反射的光;以及平面镜,该平面镜在规定区域使副光反射至与主光重合的方向。从导光体的长边方向观察时,第2射出部的形状为曲线。俯视或从长边方向来观察,第1射出部至少包含一部分呈现为曲率小于第2射出部的曲面的部分,主光具有比副光更广的散射角。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1射出部具有曲率小于第2射出部的曲面或平面,因此主光具有比副光更大的散射角。由此,能加深照明深度。另外,由于反射副光的镜体是平面镜,因此能容易地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8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