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催化羧化烯烃制备α,β-烯属不饱和羧酸盐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64974.5 申请日: 2012-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4011004A 公开(公告)日: 2014-08-27
发明(设计)人: M·林巴赫;R·林德纳;M·L·莱伊科夫斯基;景山武治;G·E·博迪兹;S·顺克;C·富特;J·罗特尔 申请(专利权)人: 巴斯夫欧洲公司
主分类号: C07C51/15 分类号: C07C51/15;C07C51/41;C07B41/08;C07B41/10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刘娜;刘金辉
地址: 德国路***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通过 催化 羧化 烯烃 制备 不饱和 羧酸
【说明书】:

发明涉及通过催化羧化烯烃制备α,β-烯属不饱和羧酸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通过利用二氧化碳(CO2)直接羧化乙烯制备丙烯酸钠的方法。丙烯酸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和制备称为超吸收剂的吸水性树脂的单体单元。

直接将CO2加至乙烯上获得丙烯酸(方案1)因为热力学限制(ΔG=34.5kJ/mol)和不利的平衡而在工业上不引人注意,其在室温下基本完全至反应物侧(K293=7×10-7)。

方案1:

通过使用碱可将α,β-烯属不饱和酸转化为其盐并因此将平衡移动至产物侧。然而,反应在动力学上被抑制,并因此需要均相或非均相羧化催化剂。

根据Aresta等(J.Chem.Soc.,Dalton Trans.1977,7,708)和Hillhouse等(Inorg.Chem.2010,49,10203),配体和均相的Ni(0)物种如二(1,5-环辛二烯)镍(Ni(COD)2)在CO2存在下轻易地形成配体-Ni-CO2加合物(方案2),其热不稳定,且其分解的一种方式是将配体氧化,即便是在80℃的低温下。这是不利的,因为潜在的催化剂或其前体因此降解。

方案2:

根据Yamamoto等(J.Am.Chem.Soc.1980,102,7448),丙烯酸与Ni(COD)2在叔膦配体存在下于0℃以上的温度下等摩尔反应获得称为Hoberg配合物的稳定的五元镍内酯环A(方案3)。在0℃以下的温度下,相同反应获得内酯A和开链π-配合物B的等摩尔混合物。A或混合物A/B热分解获得游离丙烯酸是不成功的。同样地,Walther等推测了为催化转化的重要先决条件的A和B之间的平衡,当没有实验观察到(Eur.J.Inorg.Chem.2007,2257)。

方案3:

如Hoberg(J.Organomet.Chem.1983,C51)所发现,镍内酯A可带有一个或多个配体,并来自CO2与乙烯的直接和化学计量偶联。反应在低至-70℃的工业上不利的温度下进行(J.Organomet.Chem.1982,236,C28;Angew.Chem.Int.Ed.Engl.1987,26,771)。此外,例如来自碱性2,2'-联吡啶配体、Ni(0)物种、烯烃和CO2的反应的镍内酯可作为稳定固体分离(J.Organomet.Chem.1982,C28),这表明了这些化合物的特别稳定性。

利用无机酸水溶液处理此类稳定的镍内酯获得饱和酸丙酸,而非丙烯酸。这建议由配合物A形成丙烯酸及其衍生物所需的β-氢化物消除是困难的。因此,仍没有该反应的催化变化形式的描述。

该建议得到了Buntine等的量子力学研究的支持。这些表明与所需丙烯酸消除产物相比带有两个DBU配体的中间体镍内酯的稳定性提高~40kcal/mol(Organometallics2007,26,6784)。

Rieger等第一次通过与甲基碘或LiI的反应由镍内酯依次释放丙烯酸衍生物。除表示镍内酯的非生产性分解的丙酸甲酯外,所述转化还生成低产率的丙烯酸甲酯(最大33%);没有描述催化循环。在使用LiI的情况下,最多只发现痕量丙烯酸甲酯。所用镍内酯带有配体二苯基膦丙烷(dppp)、二苯基膦乙烷(dppe)和四甲基乙二胺(TMEDA)。前两种内酯通过由Ni(COD)2、TMEDA和丁二酸酐制备的内酯的配体交换制备,没有内酯从CO2和乙烯开始在一锅反应中合成(Organometallics2010,29,2199)。

Herrmann和Kühn等发现了原则上具有更好产率的类似结果(ChemSusChem2011,4,1275-1279)。在此也没有描述催化反应体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49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