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4517.6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3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雅之;平野荣治;黑川清人;村井龙一;芳贺丈延;渡边博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77/06 | 分类号: | E05B77/06;E05B85/10;E05B83/36;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门,该车门具有与车门外把手连动的闩锁机构。
本申请以2011年12月2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1-287720号为基础而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至此。
背景技术
大多数车门具有如下构造:在车门主体的车外侧面设有车门外把手,该车门外把手与闩锁机构连动,该闩锁机构与设在车身的车门开口侧的门闩(卡定部件)卡合。
在这种车门中重要的是,在从车外侧施加的冲击载荷输入时,闩锁机构不会由无法预料的力解除,为此进行了各种改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门中,在车门主体内,转动自如地设有用于使车门外把手的握持部与闩锁机构连动的拉杆部,在引导车门玻璃升降的窗框部件上,安装有在车身内外方向上与所述拉杆部面对的锁定凸轮。该锁定凸轮构成为,在从车外侧施加的冲击载荷输入时,在车门主体向车内方向变形且拉杆部向车室内方向位移时,通过与拉杆部抵接而限制拉杆部的闩锁解除方向上的转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愿平1-95631号(实开平3-35168号)的简略文件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车门中,在窗框部件上不得不安装在冲击载荷输入时限制闩锁机构解除的专用的锁定凸轮,由此,在部件数量增加的基础上结构也会变得复杂,而担心会导致产品成本的高涨。
另外,在上述现有的车门中,在冲击载荷输入时,难以进行用于使拉杆部与锁定凸轮确实抵接的锁定凸轮的设置调整,也希望能改善这一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其能够在不会招致部件数量的增加和构造复杂化的情况下,在冲击载荷输入时,确实地限制闩锁机构的解除。
在本发明的车门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以下的构成。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车门,具有:在内侧形成有中空部的车门主体;升降自如地保持在所述车门主体的上部的车门玻璃;窗框部件,配置在所述车门主体的中空部内且引导所述车门玻璃的升降;设在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外侧面且能够进退地操作的车门外把手,该车门外把手具有由车门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闩锁机构,安装在所述车门主体上且在车门关闭时与位于车身侧的卡定部件卡合;杆部件,能够连动地连结所述车门外把手与所述闩锁机构;和配重,设在所述车门外把手上,且配置于在所述窗框部件的车辆内外方向的外侧且与所述窗框部件直接面对的位置上,且将从车外侧施加的冲击载荷输入时所作用的自身的惯性力作为闩锁维持方向上的载荷而向所述杆部件传递。
由此,当从车外侧向车门主体输入有冲击载荷时,作用于车门外把手的配重上的惯性力作为闩锁维持方向上的载荷而作用于杆部件。而且,车门外把手随车门主体的变形一同向车室内方向发生位移。这样,当车门外把手向车室内方向发生规定量以上的位移时,配重会与窗框部件抵接,通过与窗框部件卡合而限制经由杆部件的闩锁机构的解除。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车门中,优选为,上述杆部件直接连接在上述配重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车门中,优选为,上述外部车门把手还具有:固定在所述车门主体上的基座块;和拉杆部,该拉杆部通过在与所述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而能够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基座块上,所述拉杆部具有夹着所述转动轴而设的第1臂和第2臂,所述握持部能够连动地卡合在所述第1臂上,所述杆部件能够连动地卡合在所述第2臂上,所述配重从所述第2臂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
由此,配重在与窗框部件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车门中,优选为,所述杆部件的端部沿着所述配重的延伸方向嵌入在所述配重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车门中,优选为,上述配重具有在与所述窗框部件面对的方向上延伸的突起部。
由此,在从车外侧向车门主体输入有冲击载荷而使车门外把手向车室内侧发生位移时,配重会通过突起部与窗框部件抵接,而能够使窗框部件更确实地变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车门中,优选为,所述车门外把手还具有:固定在所述车门主体上的基座块;和拉杆部,该拉杆部通过在与所述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而能够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基座块上,所述拉杆部具有夹着所述转动轴而设的第1臂和第2臂,所述握持部能够连动地卡合在所述第1臂上,所述杆部件能够连动地卡合在所述第2臂上,所述配重从所述第2臂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
由此,当从车外侧向车门主体输入有冲击载荷而使车门外把手向车室内侧位移时,配重会抵接在连结托架上,而会使连结托架变形。此时,由于在连结托架与窗框上构件之间设有间隙,所以,连结托架易于变形。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45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