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3408.2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1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聪一郎;佐藤弘康;山本心;田幸宏崇;高桥圭一;矢野贤;梶浦俊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H01Q1/24;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康建峰,吴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为连接到连接装置的电子装置提供新功能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已经提出了具有在诸如无线保真(Wi-Fi)的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内置天线或集成电路(IC)的电视接收机(例如,参考PTL1)。此电视接收机配置成具有无线通信功能。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报第2010-114735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顺便提及,例如,当按照以上所述的方式允许电视接收机具有内置天线或IC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时,为了确保其内置空间需要增大电视接收机的壳体的尺寸。
因此,为了避免电视接收机的尺寸的增大,期望采取下述配置:在该配置中,不允许电视接收机具有内置的天线或IC,但是例如,具有内置天线或IC的连接装置连接到电视接收机以便为其提供无线通信功能。
鉴于上述情形提出了本公开,并且本公开旨在提供连接到连接装置的电子装置的新功能。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一种可以连接到电子装置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其接收通过无线电传送的无线信号;中继单元,其将所接收的无线信号中继到所述电子装置;光发射单元,其基于从所述电子装置传送的控制信号发射光;容纳单元,其容纳所述接收单元、所述中继单元和所述光发射单元;以及装置连接单元,其将所述容纳单元连接到所述电子装置。在连接到所述电子装置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上的预定壳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所述容纳单元具有从所述壳体表面进一步突出的突出部,并且所述容纳单元将所述接收单元容纳在所述突出部中。
容纳单元可以具有突出部,突出部覆盖壳体表面的一部分。
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端子连接部,连接到连接端子,并且容纳单元可以容纳端子连接部。
接收单元可以是用于接收无线信号的天线。
接收单元可以是形成在薄膜上的天线。
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平板形状构件,该平板形状构件具有天线,并且容纳单元可以将平板形状构件容纳在天线被容纳在突出部中的位置处。
装置连接单元可以附接到电子装置并且可以从电子装置拆卸。
接收单元可以模塑(mold)为被包括在突出部中的状态,并且可以具有切口部,该切口部通过突出部的一部分暴露接收单元。连接到中继单元的连接部分可以位于切口部中并且与接收单元接触。
接收单元可以具有接收不同通信的多个接收部,以及阻挡无线电波干扰的阻挡单元可以放置在多个接收部之间。
阻挡单元的上表面与电子装置的壳体的一部分接触。
电子装置可以是具有显示单元的电视接收机。在连接到电视接收机的状态下,沿着具有在所述电视接收机的所述壳体上的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壳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所述容纳单元具有从所述壳体表面进一步突出的所述突出部,并且所述容纳单元将所述接收单元容纳在所述突出部中。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连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其接收通过无线电传送的无线信号;中继单元,其将所接收的无线信号中继到所述电子装置;光发射单元,其基于从所述电子装置传送的控制信号发射光;容纳单元,其容纳所述接收单元、所述中继单元和所述光发射单元;以及装置连接单元,其将所述容纳单元连接到所述电子装置。在连接到所述电子装置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上的预定壳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所述容纳单元具有从所述壳体表面进一步突出的突出部,并且所述容纳单元将所述接收单元容纳在所述突出部中。
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公开,可以为连接到连接装置的电子装置提供新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视接收机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电视接收机的外观的示例。
图3是当从上方查看智能单元时的立体图。
图4是智能单元的正视图。
图5是当从下方查看智能单元时的立体图。
图6是当从右侧查看智能单元时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了图2中的电视接收机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8示出了智能单元的内部配置的示例。
图9示出了薄膜天线的详细配置的示例。
图10示出了薄膜天线的外观的示例。
图11是用于描述薄膜天线与通信基础设施之间的连接的视图。
图12是用于描述薄膜天线与通信基础设施之间的连接的视图。
图13示出了通信板的后表面的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3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